打破教育“现实围墙”
Udacity诞生于2012年,是目前和Coursera、edX并驾齐驱的美国三大在线教育网站。对中国人而言,Udacity或许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词,但其创办人图伦的多项开发却耳熟能详。图伦最早是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教授,后来加入谷歌公司创办了“Google X(谷歌X)实验室”,并领导了无人车、智能眼镜等多项谷歌“登月计划”。
然而,去年图伦悄然辞职,全职投入到自己创办的在线教育网站Udacity中。为何放弃谷歌的工作投身到一个全新的行业?曾是大学教授的图伦告诉记者,希望可以通过这个项目打破原来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围墙。“今天的优质教育被高高的壁垒围住,昂贵的价格和有限的机会让它成为少数派的特权。在这颗星球上,人们的潜力远未被释放。我希望有一种方式,能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用很低的成本变成‘终身学习者’,并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最顶级学校或最前沿领域的课程。”
中国IT业需求巨大
目前,Udacity在全球的用户人数达到400万。去年底,其宣布获得1.05亿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已超10亿美元。“一开始,Udacity和其他在线教育网站一样,采用的是和大学合作的形式,将大学课程录制好放到网站上来,让更多人远程学习美国顶尖大学课程,但是,一来,课程完成率非常低,二来,即使‘毕业’了,学习成果并不能真正得到公司的认可。”在硅谷工作多年,图伦发现,整个硅谷对IT专业人员的需求非常巨大,但高质量、低成本的培训却很少。“因此,这几年我们在往职业培训平台转型,和硅谷的科技巨头,比如谷歌、微软、脸书(Facebook)等合作,推出‘纳米学位’(nanodegrees),激励课程完成度。”据统计,目前“纳米学位”的课程完成度可达60%-70%,远高于一般慕课(MOOC)的完成度。
图伦预测,随着中国科创的蓬勃发展,对IT人才的需求正日益增长,预计到2020年,这个需求很有可能达到1200万。这也是他推动Udacity入华的一大原因。
将与国内公司合作
进入中国后,如何应对竞争激烈的IT培训?图伦说,Udacity最大的优势就是总部设置在硅谷,汇集了知名科技公司技术“大牛”生产的优质课程,比如,Udacity和谷歌一起推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相关的课程,学习AlphaGo团队的做法,而“机器学习”也已成为首轮三门在Udacity中国版“优达学城”里上线的课程。
图伦说,在中国,Udacity同样会选择对科技人才需求较大的大公司合作开发课程,目前跟滴滴、京东、新浪、合一集团等公司的合作正在推进中。滴滴将为Udacity设计首个实战项目,项目将围绕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全球的开发者都可以参与挑战,成功者将直接获得滴滴出行的面试机会。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对于Udacity的课程微证书能否代替大学文凭,目前还无定论,应聘者的实际能力仍是需要考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报记者 马丹
相|关|链|接
■ “优达学城”和其他在线课程平台有什么不同?
和其他“覆盖面”较全的在线教育网站不同,Udacity的课程偏重互联网、计算机等科技领域,并由教育专家和业内专家共同开发,介绍最前沿的知识。
如果加入“纳米学位”,还会获得项目反馈,以有力的职业发展支持,包括个人品牌资产审计、面试准备,以及通过优达学城的人才库计划推广个人简历。
■ “优达学城”的课程都是收费的吗?
所有课程和学习资料都免费开放给所有用户。但是除了完全自学免费课程外,你还可以通过支付远低于传统培训的成本,学习“纳米学位”项目。一个纳米学位项目一般需要每月支付98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