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慧珺为什么这么做
林明杰
■ 周慧珺近影
  已有这么多人在讨论周慧珺的书法,我就说点题外话吧。周慧珺担任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时,有两件事我印象深刻。

  一是她倡导的书法艺术批评以及对前卫的“当代书风”的包容。倡导艺术批评,有可能引火烧身;包容前卫书风,其实是在培植与自己艺术理念不同的力量。周慧珺不是不知道,而是乐观其成。尽管期间未必尽如人意,但那个阶段上海书法界思想的活跃程度,探讨和争论艺术问题的热情,以及极具争议的新锐书风造成的全国影响,都是空前的。

  还有一件事是周慧珺极力推举学者洪丕谟担任书协副主席。虽然很遗憾,洪丕谟当选后不久因病去世,但此举意味着周慧珺对提升上海书法界文化学术含量的意图和努力。

  要懂得周慧珺这两件事的意义,还有必要了解周慧珺成长的历史背景。她成长学习的时代,恰是“十年动乱”,中华文明之审美摧毁惨重。就书法来说,遍地都是粗鄙的“大字报书法”。周慧珺的书法影响迅猛崛起于“百废待兴”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正是因为她这个年轻人重新让书法有了审美意义,具有特别的榜样作用。她的作品在呈现昂扬的时代精神的同时,亦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审美意韵。她作为一个身患重疴的女子,自身顽强不屈的奋斗过程和她书法风格高度融合,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力量。

  她能做到这样,离不开她有幸得到一些学养深厚的前辈书法家的指点。随着岁月成长,她对书画艺术学习、思考更深更广,眼界很高。正因为此,她清晰地看到自己以及她同时代书法家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不高,艺术修养欠缺的问题。当她被推选为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后,一向低调的她一改往日人们对她印象,大张旗鼓地推动改变上海书法界的状况。

  一个人眼界越高,就越明白自己渺小。越明白自己渺小,一旦使命在身,反而更能责无旁贷地去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而不是满脑子的个人得失。林明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电力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4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5版:新民教育/校园风采
   第B16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7版:新民健康/校园内外
   第B1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0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21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2版:广告
周慧珺为什么这么做
“与三毛一起悦读人生”,你来吗
“我的一生只做一件事”
第20届“佐临话剧艺术奖”昨晚揭晓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8周慧珺为什么这么做 2016-04-20 2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