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电视台调解的是一对再婚夫妇。男方雷先生是上海某学校的退休教师,女方梁女士在上海从事个体经营。雷先生早年妻子因病去世,与女儿相依为命。女儿现在已经年过30 ,眼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甘寂寞的雷先生准备找个伴。巧的是雷先生与梁女士早就认识,因为自己的爱人与她曾是好友。几年前梁女士因与丈夫不和,办理了离婚手续,与前夫所生的儿子判给了对方,梁女士便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在雷先生居住地的菜场租了一个摊位,做起了小本生意。雷先生与爱人经常会在梁女士的摊位上购买物品,一来二去双方混得很熟悉。雷先生妻子生病时,梁女士嘘寒问暖,十分关心,令雷先生很感动。妻子去世后,不少好心人有意为他俩牵线搭桥。2012年雷先生去苏州探亲时特地去梁女士老家探视,这次“苏州游’”让两个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从苏州回沪不久,两人便在五月中旬办理了结婚手续,但他们的婚事却遭到雷先生女儿的反对。女儿认为自己平时待父亲关心备至,体贴入微,现在家里突然横插一个只比自己大十来岁的继母,情感上怎么也接受不了,提出一定要将两套房公证到她名下才肯让他们结婚。雷先生在昆山花桥和上海各有两套住房,昆山的房子是产权房,上海的房子是公租房。雷先生对女儿一贯是宠爱有加,对女儿的无理要求,还是将花桥的新房登记了女儿的名字,继母与继女的矛盾也就此开始。
起初双方只是为一些生活小事不快。比如继女平时在家头发掉在地上不收拾、东西乱放乱摆不整理、上卫生间甚至马桶都不抽……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令梁女士很不爽,经常在雷先生面前嘀咕。雷先生免不了要跟女儿指出,这下,轮到女儿不爽了。本来对父亲的再婚就心存芥蒂,认为是继母故意刁难。开始念在老父亲的面上,还是比较关心他们的,只要有空会主动下厨烧饭,后来饭也懒得烧,相互也鲜有沟通。终于有一天双方矛盾爆发差点发生肢体冲突。因为三人居住的房子是一室一厅,雷先生与妻子住卧室,女儿住厅堂,本身面积就小,到了晚上如果卧室门关紧的话厅堂就会闷热,为了通风,继女提出让他们睡觉时不要关房门,梁女士认为这是对她不尊重,于是就发生了女儿去开房门,继母不问原因马上把房门关掉,女儿再开她就再关,反复几次双方开始争执,眼看就要发生肢体冲突,雷先生急忙起身劝阻。这样的日子确实让双方难以共同生活,在梁女士的提议下夫妻俩搬到位于昆山花桥的住所。
夫妇俩在花桥度过了两年安静的日子,谁知雷先生患了慢性肠炎,因医保报销不方便,经常往返路费也花费不少,两人又重新搬回上海老房子居住。女儿见他俩回来,就在外租房,大家也相安无事。2015年5月花桥房子已空关一年,夫妇俩商量租出去,但是继女提出要将房租全部交给她,遭到梁女士的反对。7月,女儿突然擅自把花桥的房子卖了,在离老房子不远处用出售花桥的房款,自己另行贷了部分钱款买了一套住房,房产证写了女儿一个人的名字。对继女卖房买房的举动,梁女士虽说有点不快,但毕竟花桥的房子是丈夫婚前财产,梁女士也不好说什么。
起先,继女买了新房后一直一个人住,最近继女突然回到家中,称为减轻房贷的压力自己买的新房出租了,以后就要与他们同住,继母嘴上不说,心里是很不满的。一次继女把继母晒在阳台上未干的衣服收下来,继母与继女发生争执,心怀不满的继母不仅对继女破口大骂,而且动手打了继女,继女也随即还手。雷先生向妻子提出离婚,梁女士当然不愿意。
现场我们跟女儿电话连线,据女儿告诉我们,住回来主要是因为新房已经出租想减轻房贷压力。我批评了女儿太自私,对继母的不尊重,女儿也接受了。同时雷先生对妻子打女儿难以容忍,但对女儿打继母却视而不见,这种无原则的袒护也遭到现场观众老娘舅们的指责。我告诉雷先生应该多为自己着想,自己现在已经是奔八十的老人,对梁女士多年来的悉心照料应该懂得感恩,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女儿已经自食其力,应该让她独立地奋斗人生,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她对物质的追求。同时我也批评了梁女士不应该打继女,梁女士表示今后再也不会发生此类纠纷,她认为让女儿外出租房,自己可以经济上给予补贴,最后雷先生打消了离婚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