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涉及肿瘤生成的遗传学机制被更好地认识。因此,临床可以更早期地发现病灶,利用分子遗传学监测建立更完善的分期系统,提高了手术疗效,降低术后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同时高效精准治疗药物的出现,使结直肠癌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完善,因而,患者的生存期更长,甚至早期患者可以得到治愈。
大肠癌是一种可以致命的疾病,所幸的是只要本人重视并通过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而且相比其他肿瘤容易早期发现。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不良饮食习惯,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早期发现(肠镜检查)大肠腺瘤,息肉;结肠黑变病等癌前期病变,通过积极的干预治疗(内镜下摘除),阻断癌变过程,因为80%以上的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
刘女士,六年前出现便血2次,开始很紧张,担心患了大肠癌。结肠镜检查发现是乙状结肠多发性息肉,有2枚。经过切除活检为良性腺瘤样息肉。张女士术后再未出现便血症状,于是将医生的嘱咐忘在了脑后。六年后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结果来医院检查发现息肉复发且癌变。刘女士的情况反应出部分患者还是抱有侥幸心理或者回避心理,做了息肉切除不愿意进行复查,以至于能防治的结肠癌没有得到预防。
中医药对大肠癌的防治有自身特色和经验。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大肠作为六腑之一,必须保持肠道气机的通畅,使身体内的糟粕及湿热痰瘀毒及时排出体外,升清降浊,让肠道保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比如对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腺瘤)、大肠黑变病等有癌前病变倾向的患者,中医药的辨证施治不仅可以改善症状,治疗疾病,还可以从本源上改善患者的体质,平衡阴阳,调理气机,祛除宿毒,且中医药治疗非常注重整体观念,药物毒性小,远期疗效好,治病且可防变。
大肠癌不可怕,就怕您不重视!(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