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浦东金桥的居民近来看病喜欢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跑,原因是市里仁济医院的大专家前来这里“蹲点”了。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蓉介绍,自今年1月起在金桥镇政府的牵头下,中心与仁济医院联合成立了“何奔工作室”,由仁济医院心内科的专家每周定期向金桥地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直至今日,已有超过400位当地百姓足不出社区,在家门口便享受到了来自三级医院“大牌”专家的诊疗服务。
家门口的“三级医院”
家住金桥社区的张阿姨今年67岁,年初感到身体乏力,心脏不舒服。为了做更加详细的检查,张阿姨不得不在媳妇的陪同下前往市区,为了看病早早“挤”在一家三级医院苦苦守候。排号、看病、拍片、开药,一套“流程”下来,一天就过去了。
如今每逢周三下午或周六上午,张阿姨便来到住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挂号就能得到仁济医院心内科专家的诊治。“仁济的大专家亲自来社区医院坐诊,对于我们这些看病不方便的老人来说真是太好了!”张阿姨说,因为专家工作室落户卫生服务中心,以前要一天才能看上病现在只需要十几分钟。既不用再麻烦家人,又解决了老年人行走不便的难题。
张蓉介绍,浦东新区金桥社区距离中心城区较远,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以往当地老百姓需求优质医疗困难重重。现在,随着“何奔工作室”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僵局。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与一些二三级医院开展良好协作。在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专家门诊,为广大金桥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绿色转诊通道解决排号难问题
3月12日,84岁的胡老先生在家属的搀扶下走进了何奔工作室。原来,胡老先生前两天突发胸闷。在二级医院看诊服药后,病情却仍然没有好转。于是,听闻了仁济医院专家来到社区坐诊,老先生便急忙赶来看病。经过仁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江立生的仔细检查,怀疑老先生患有急性肺栓塞。随后,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肺五项”临床检验,胡老先生当即便被转入仁济医院急诊科进行进一步诊治。经过一周的治疗,老先生目前已平安出院。
张蓉表示,通常情况下,患者经过确诊后,如为“小病”,则由社区医院进行医治,而“大病”则启动转诊流程,转到仁济医院继续医治。在转诊过程中,启用绿色通道。患者无需担心“挂号难”问题,转诊的第一时间就能够得到上级医院的妥善诊治。同时,在患者的疾病得到治疗后,一旦恢复到一定程度,就能转回社区医院进行后续治疗。不仅离家近,也方便了家属照顾。
据了解,金桥社区已有20余位患者经何奔工作室转入仁济医院进一步诊治。分级诊疗使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让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成为了现实。仁济医院与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方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既做到了为医生减压,也解决了病患的看病焦虑。
便宜的费用 优质的服务
“在社区医院看大医院门诊,那费用也会很高吧?”63岁的王伯伯最初也有顾虑。事实上,在“何奔工作室”就诊的患者仍旧享受着社区医院的“低费用”。
张蓉介绍,在社区医院就诊“何奔工作室”的患者挂号仅需要9元,与平时一样。一些患者必须的药品,只要能够在社区医院进行配制,相比于三级医院,也至少便宜15%。同样一个病看下来,在“何奔工作室”就诊的患者与在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费用相比可以便宜不少,享受的却是一样的医疗服务。
术后康复治疗实时跟踪
赵奶奶今年82岁,冠心病给她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每次看病对于年老的她都是一次极大的负担。如今,她在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着实享受了“VIP服务”:仁济医院专家随时能看到检验结果;医生还定期电话随访;全科医生上门巡诊。
张蓉介绍,在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奔工作室接受过诊疗的患者都会被建立存档,以便医务人员回访。特别是经过转诊的病人,在仁济医院接受过治疗转回社区医院后,社区医院会根据患者在仁济医院的门诊日志按时随访,实现针对每一位患者的药品“监督”及疾病“控制”。
大医院专家工作室开进社区让百姓直接获益,既缓解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又提升、锻炼了社区医院的诊治水平和能力,也进一步获得了病人的信任感,最终将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探索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