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细心人发现,今夏不仅飞鸟数量增多,种类也更丰富,一群浮鸥格外醒目,头、颈、背等均呈黑色,翅上覆羽为银灰色。据松江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介绍,像白翅浮鸥、须浮鸥等鸟类,此前多现于崇明等地沿海浅滩。据人工观测以来,成群飞入松江田头,颇为罕见。
据了解,鸥鹭均为夏候鸟,冬天向南迁徙,至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夏天向北或迁徙到俄罗斯等远东地区。目前,正是夏候鸟的繁殖季,近两年伴随环境越来越好,不少鸟类选择留在这里。
坐拥九峰十二山的松江,本就是沪上鸟类偏爱的栖息场所,但此前多见于少人的山地。如今,成群鸥鹭飞入农田,工作人员分析称,由于浦南地处黄浦江水源地,除黄浦江涵养林植被日渐丰富等因素以外,也与多年来持续不断生态农业耕作方式有直接关系。
近年来,松江力推生态耕作方式改良,冬天深翻晒垡,冬春熟化,初夏种植一熟水稻,秋收秸秆还田,三年之内轮作休耕一次。科学耕作,使得土壤肥力增加,化肥、农药用量减少,耕作层厚了,土内昆虫繁育,生态食物链也不断丰富,吸引大量鸥鹭前来啄食。
通讯员 贾佳 本报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