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道然:就是让青少年按照他们所渴望的去学习,喜欢什么学习什么。国外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课程,甚至会教学生如何去生活,如何做木工,如何谈恋爱,这些都会作为大学录取的参考。我觉得这些东西,才是会真正存在“硬盘”里的东西,终生受用。
记者:写这本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钟道然:我有三个目的,一个是挽救我白白流失的那些时光;二是我将其视作我的艺术创作,表达我个人的美学观点;最后,也作为我向我的偶像王尔德致敬的方式,我在书里用了很多他的语句。
记者:那对于争议声音,你怎么看待,觉得自己是个“刺儿头”吗?
钟道然:书出了以后,很多同龄人联系我,说我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有的人根本没有认真看我的书,就认为它幼稚。还有的人认为我“没有那么疼,叫那么大声干什么”。我不介意自己是个“刺儿头”,这是我的个性和独立性。
■ 作品摘录
★“我没了想法”——这便是中国大多数学生的真实写照。
★老师对上课的理解从来就是“我把我的想法”输入你的脑袋。说得露骨点儿,上课就是老师在做一个“大脑置换术”。
★要说为啥中国学生如此痴迷考试,原因很简单,“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从小到大,就卷子上那分数成了所有人活着的意义。
★你若问我理想的教育是啥样?我则会说,教育就应该是能让人触电的那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