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取消期中考真的假的?
邵宁
  邵宁

  前些天,各媒体都争相报道了一则教育新闻——今年9月上海小学将取消期中考试。许多小学生听了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

  问得好!

  昨天,有媒体就此消息继续跟踪:这其实是2004年的一则旧闻,从2004年起,市教委每年发布的《中小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中都有“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的规定。既然8年来年年有此规定,可见确实是真的,不是记者编出来的。

  但是,你到马路上随便找个小学生,问问学校里有没有期中考试,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如果到任何一所小学(国际学校除外)向校长提出同样的问题,校长一定会反问:“没有期中考试怎么行?”在校长看来,考试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教师教学水平、检测学校教育质量的手段。要办好学校,必须尊重教育规律。事实上,在许多学校,即使试卷上不标“期中考试”,也会以“期中检查”“期中练习”“质量监控”等面目出现。

  由此看来,旧闻之所以成新闻,是因为8年来这条规定从未被认真执行过,以至于见多识广的记者误认为是一条“新规”。

  应该说,教育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通过减少考试来减轻学生的负担。然而,这些规定无法执行、无人监督,成了一纸空文。

  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几年前教育部门就规定:小学低年级不应布置回家作业。但实际上,极少有小学一、二年级是没有回家作业的,哪怕是推崇“快乐教育”的学校。又如,这几年取消了小升初统考,希望让孩子们的小学生活轻松一点,可择校热却从来没有降温,换来的是愈演愈烈的民办初中升学大战,面谈、测试,最终大多还是一张试卷确定能否录取。最近,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陆续考了10多所民办初中,被8所录取,如此“辉煌战绩”,却值得深思。

  而今,取消期中考试的“新闻”又来了,看上去很美,听上去很动听,但不知有多少兑现的可能。如果真要做到这一点,有关部门应该出实招、出狠招,下大力气去推进。如果做不到,不如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开展减负。我很担心,从小接触口惠而实不至的孩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5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9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7版:人才/留学招生
   第B28版:广告
物业费公开透明业主才乐于尽义务
取消期中考真的假的?
媒体观点
倾听“哭穷的” 关注“沉默的”
“名山大川”满天飞
挖香樟种香樟为何不差钱?
再说“普通话和方言”
新民晚报评论A04取消期中考真的假的? 2012-05-30 2 2012年05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