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可能得冒险进去“窃听”了
顺着刘声涛所说的方向,我向马路对面眺望,我在寻找穿白色衬衫的男子,然而一个上身着花衬衫,下身着咖啡色笼基(中缅边境的男子喜欢穿的一种和筒裙相似的服饰)的男子锁住了我的目光。
也许为了逃避追踪,白衣男子重新乔装打扮了一番。同时我还看见老鹰从他身边离去的背影。“是他”。我欣然地冲着刘声涛说道。我得意地将了刘声涛一军:“两个目标都出现了。这下你还赶我走吗?”“你这个鬼丫头,还真不能让你走了。”刘声涛伸出手握了一下我的手。为了不引起对方怀疑,刘声涛背对着他们,双手亲密地搂着我的腰,将嘴巴凑近我的耳边假装和我说着悄悄话儿:“盯住他们。”我一副羞羞答答的模样靠在刘声涛宽阔的肩上,而眼睛却目视着前方。从发现他们开始,我的眼睛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两个鬼鬼祟祟的男女。只见黑衣女人东张西望慢慢悠悠地往前走着,而身着笼基的男人却在马路的另一边,与黑衣女人保持着同样的速度向前挪动着步子。大约走了100米后,黑衣女子匆匆穿过马路,和男子交头接耳说了几句话,接着返回马路这边。这时前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他俩各自朝着不同方向走去。
“这下你还真派上用场了。”刘声涛目视着我说了一句。听到他的话,我得意地看了他一眼。“好,我们分头行动。你的任务是跟踪她到居住地,记住门牌号,搞清楚黑衣女人与那名男子之间的关系?记住:你采取‘宁丢不暴’的跟踪法,以自身安全为重,明白吗?”
我会心地向他点了点头,对他叮咛道:“你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知道白衣男子的身份,一丝担忧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为刘声涛捏了一把冷汗。刘声涛突然将我紧紧地拥到他的怀里,悄悄地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语琳,切记安全为重。”一阵暖流刹那间便传遍了我的全身。
前面的黑衣女人开始加快了脚步。我从刘声涛的怀中挣脱出来,匆忙跟踪而去。转身看时,只见刘声涛也匆匆跟在那个穿笼基的男子后边,一溜烟便没了踪影。黑衣女子在离我不远处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若隐若现。虽然刘声涛为我的安全着想,吩咐我采取“宁丢不暴”——宁可将犯罪嫌疑人跟丢了,也不要暴露自己的跟踪法进行跟踪,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在我们还没有掌握对方证据的时候,不能贸然行事。可是,刘声涛一走就由不得他了,我自己说了算。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不丢不暴”。
怕将目标跟丢,又怕黑衣女子发现,我先采取在马路对面她所在位置的斜后方紧跟其后,高度集中精力瞄准黑衣女子。她不时地转过身来观察身后的动静,我时而转身到旁边的摊上装成一副购物者的模样,时而向她相反的方向走去。确定没有被她发现时,我继续尾随其后。
大约走了300米,她再次扭过头来窥视了一下后面,然后目不斜视继续地往前走去。似乎再次确定后面没有人跟踪,女子这才放松了警惕,慢慢悠悠地走进一家品牌服装店。
服装店门口左侧有一块石雕像,我闪电似的飞奔过去,将自己藏在石雕背后。透过石雕边缘,我不时地探头观察着服装店里的动静。只见黑衣女人不慌不忙地试了一套又一套衣服,不着急出门。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只能耐心地等待着。
约莫半个小时后,终于看到她拎着一大包衣服走出了店门。目标出现了,我的头脑再次绷紧了那根警惕的弦。只见出门后的她向马路南边走去,我双眼紧盯着她远去的背影,行走在灰暗路灯下,怕被她甩掉,我在她身后马路对面小跑着。这时我看见没走几步路,她转身进了一家卖通信设备的小店里。我慌忙躲在小店前方一个石碑后面,密切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这时我看见她坐在一把旋转椅上,抓起公用电话拨着号码。原来她并非去买东西,而是冲着店里的公用电话去的。看来这家伙不用手机而用公用电话,说明她的防范意识很强,一看就是个老手。由于我离她的距离较远,听不见她在说什么,为了搞清楚她说话的内容,我可能得冒险进去“窃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