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专门机构
2001年7月,英国内阁办公室成立了“国民紧急情况秘书处”,负责制定危机政策、风险评估、部门协调与人员培训。而内阁紧急状况委员会则是英国政府危机处理的最高机构,只在重大危机事件时启用。
为在灾难发生时提高应急能力,智利政府设立了“全国紧急情况办公室”,负责协调全国救援工作,调配与领导消防队、医疗救援队及民防等各部门工作,并负责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民众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志愿组织出马
德国的灾后救助机构主要由志愿组织与志愿者组成。
德国内政部与红十字会、生命救助会等五个支援机构建立了固定联络,拥有50万名可随时供政府调度的专业人员。另外还有在救灾办公室注册并接受过前期培训的120万名普通志愿者与7.6万名医生待命。这支以医疗救助为主的救灾队伍在灾后大规模的救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设立灾难基金
“在泰国拥有汽车的家庭,最怕遇到洪水来袭。”泰国《星暹时报》副刊部主任谭鸿波说,由于洪水频发,如今泰国的保险公司大多开拓了针对汽车遭浸泡损毁的险种,车主可以按需投保。泰国政府还与保险行业协会共同设立灾难基金,协助保险商分摊风险,为民众提供包括住宅险、产业险等在内的自然灾害险。
英国《新欧华报》的韩梦佼也表示,英国巨灾保险的参保率很高,民众可以自由选择商业保险公司投保。政府则通过加大防灾投入力度、降低灾难风险。
地震多发的日本以及智利为民众提供了地震险。2010年智利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内,当地保险公司就为地震赔付了1850万美元。
提供资金援助
日本的俞志杰先生告诉记者,日本还有一套受灾者生活重建援助制度。政府通过考察受灾程度与自救能力等因素,直接向灾民提供资金援助。
资金援助分为无需偿还的慰问金与需要偿还的救助金。灾民也可以向政府申请维修资金或贷款,这类款项需日后偿还。此外,根据灾害减免法,灾民应缴纳的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税可得到相应减免。一些金融机构也会出台救济措施,通过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等来帮助没有参保地震保险的灾民渡过难关。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