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冰激凌”到创办来伊份
1993年,施永雷用一束香花鼓起了向郁瑞芬求婚的勇气,两人走到了一起。郁瑞芬回忆道:“当时他只有母亲给的3000元,我们俩就试着去做冰激凌”。冰激凌生意火爆,最终两人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9年,他们夫妇正式开设了第一家休闲食品专卖店,2002年“来伊份”商标品牌应运而生。“我们当时四五个朋友一起商量叫什么名字,我想着你来一份,我来一份,不如就叫来伊份!”施永雷为这些休闲食品取了个不错的名字。“虽然当时朋友们都不太喜欢,但是事实证明一切,这个名字取对了!”
逆境中抓紧向全国扩张
2003年,一场SARS给食品行业带来了不大不小的灾难,不少企业都在SARS面前没有挺住,纷纷倒闭。而来伊份当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销售额也出现了一点下滑。
郁瑞芬说,“当时我们有32家连锁门店,除去所有员工的工资和其他必需的日常开销,现金流可以支撑6个月。”此时他们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逆市而上,以较低的价格,吸收一批旺铺门店,加速市场扩张。”事后证明,这步险棋走对了,当年来伊份门店扩张到86家,并顺利将危机变成了转机,从此奠定了来伊份在上海乃至全国这一新型直营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基础。同样,在2009年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他们抓住机会迅速占有了江浙市场,跨出长三角,开始了迈向全国的征程。
来伊份的另一场危机则是今年上半年媒体不实的跟风报道,使来伊份这个诚实经营,用心打造“良心工程、道德产业”的企业蒙受了不白之冤。全国各地工商部门对“来伊份”567家门店及仓库随机抽检的253个批次产品,检验结果全部合格。事实证明来伊份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是有效的。
“透明工厂”赢得消费者
虽然来伊份蒙受不白之冤,但郁瑞芬并没有抱怨,而是坦诚敞开“透明工厂”大门,供消费者、媒体记者参观;同时从美国高价引进2台专业仪器,专门检测食品添加剂含量。确保来伊份提供给消费者的是放心、安全、健康的食品。
郁瑞芬表示:“自来伊份创办至今,始终坚持无需理由退货政策,我们定期将顾客退货以及门店滞销的商品集中起来,在来伊份品控部门、督导部门、财务部门及当地质监部门等多方见证下,统一销毁。也正是这种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及对品质安全的坚守,才成就了来伊份的今天。”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