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逢五逢十的校庆活动比较多,对全校师生来说,这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不少师生在参加校庆活动中还会引起振奋的激情。历届校友更是回忆起母校之发展与难忘师恩而相聚的好时光。
最近我参加了几所学校的校庆活动,感染了校园内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令人心神愉悦。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增长科学知识并使其掌握不断学习能力的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人际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并为之担当一定的责任。古人言:“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有为人师表之意,即不仅是为学生作示范,更是世人学习之楷模。
我前些日子参加了包玉刚实验学校五周年校庆。香港实业家、船王包玉刚先生曾为上海交通大学等校捐资助教,他的长女为纪念父亲筹资兴办了这所学校。为了敬重包玉刚先生生前为教育所作的贡献,各方人士都到会庆贺,场面盛况空前,令人欣喜。
剪彩仪式开始前,我参与其间站台,待礼仪人员捧上剪刀与彩带。与众不同的仅是一根2cm宽的不起眼的长带,我便不加犹豫合拍剪一刀。
后来,我参加的另一所享有盛名、历史悠久的中学校庆,所见除市区各级领导外,最多的是已退休的老教师和老校友。校庆日既是忆校史、庆桃李满天下,又是叙友情的难得机会,可谓热闹非凡。我也参与为校庆活动开幕站台剪彩,到时礼仪人员托上传统的红绸带。我每每遇到剪这样的彩带总有不舍之感。好端端的绸缎就此成为碎片。我想一定会有不少人与我有同感,很希望以其他创新方式来代替剪彩。事实上,已有不少大会的开幕仪式使用了电子仪器等手段,运用闪亮激光玻璃球和其他方式,岂非更好!我认为学校理应是富有创新思维的园地,在环保意识方面更是应引领社会风尚,可惜在这两所学校的校庆活动中没有显现或还有待于改进。
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庆典活动中鞭炮声大作,烟雾弥漫天空,鞭炮燃不尽的废纸碎片满地皆是。爆竹声声,固然可增加节庆气氛,但在当前,我国政府已十分重视环保,人民都在普遍关注空气质量PM2.5的气象报告,这与关心健康、重视预防的环保大趋势似乎有点不太合拍。尤其是在一所名校中,校庆放爆竹被有些人认为是小事,看作是好事,但到底给师生带来怎样的感受和影响呢,我冒昧写出来可供有识人士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