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哪家没有几包旧衣服?据江苏省统计,城市家庭每年要产生六十万吨旧衣服。天渐寒,贫困地区孩子在眼巴巴地盼冬衣,而城市却为“衣满为患”捐不掉犯难。那么,谁来给城乡旧衣服“二次利用”牵手?
以前,民政、慈善总会和希望工程等单位和组织都接受旧衣服捐赠。可现在,随着农村捐赠市场日益饱和,全江苏只有省红十字会一家继续接受捐赠,主要以云、贵、川、疆地区作为捐赠目的地。而且接受捐赠有条件,如旧衣服要七八成新,以秋冬季外套、毛衣、羽绒服等厚衣服为主,不要春夏季薄衫及内衣。尽管如此,每年捐出的旧衣服还是“杯水车薪”,不能根本上缓解全省的“捐衣难”。
且看看香港居民如何捐衣?香港政府于二○○六年起推出“社区旧衣回收箱计划”,在全港小区、休憩处、公园、体育中心和图书馆放置超过两百个“社区旧衣回收箱”。虽由香港民政事务总署主导管理,但实际由四个民间团体具体实施,包括采购、安置、维修回收箱,及时清理里面衣物,定期报告回收数量、利润及用途等。
原来,民间社会组织做了很多政府想做而做不了、做不好的事。可见,化解“捐衣难”有赖两个主体:一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机构,二是方兴未艾的民间社会组织。问题是,目前后者亟待发育壮大。
事实上,国外的二手衣慈善市场也是由社会组织支撑的。如欧美慈善二手衣专门商店比比皆是,连偏僻小镇都有。通常店门口放一个彩色木制捐衣箱,每天下午四点由志愿者收回旧衣,集中清洗消毒后,分发给各慈善商店出售,而店员也是志愿者。其销售所得再用于公益慈善活动,但财务收支公开透明。
让我们发起或参与社会公益组织,把自家的慈善环保事情做好,利国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