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曾是我书的责任编辑,一个来自沈阳,在上海念大学,又做了上海媳妇的女大学生。结婚、怀孕、生子,感觉上,她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许久。只是间或听到朋友说到她的信息。在教堂举行婚礼,父母赶到上海,连一顿像样的大餐都没有吃到,亲朋好友的礼金当然一概免了。结婚住的旧房子,地段靠近火车站,但小姑娘乐乐呵呵的。“好一个不入俗套的有主见的姑娘!谁娶她是一种福气。”———见多了那些爱折腾自己又折腾别人的女孩,小江叫人眼睛一亮:其实,幸福无关他人的评价,就只是自己的感觉。
“我的儿子已经三岁了!”当小江站在我的面前,向我叙说她的育儿经历时,我大大吃惊。
她是辞掉出版社的工作,专职做母亲的。她喜欢孩子,孩子从出生到入幼儿园前的三年,由自己的母亲带是最好的。小江说。那么,你再请一个做杂事的钟点工?晚上孩子有奶奶或者外婆带着入睡?我问。这些好像是在上海滩上理所当然的。“晚上也是我自己带的。也没有钟点工。孩子爸爸的工作有弹性,我乘他在家时,外出买菜购物啥的。”小江说。“那么说,你家的老人根本不用来帮你?”“当然!”
小江的儿子白白胖胖,见到的朋友都夸那笑起来异常可爱的小家伙。“他跟我特别亲!”用小江的话描绘,孩子给了她无穷的乐趣,这些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她特别珍惜。工作可以以后再找,但是孩子在0岁到三岁时是最需要妈妈的。而她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也得到成长呢!
一个快乐而幸福的小妈妈!在我的经历中,还不曾看到这样简单漂亮的育儿史。没有牢骚只有甜蜜,没有依赖只靠自己。孩子如今进了幼儿园小小班,妈妈小江也重新在出版界找到了工作。
婴儿诞生,天大喜事,但哪一家不是搞得人仰马翻?保姆一茬茬地换,小夫妻完全失了主意。娘家婆家轮流带,搞不好,两家还要因为带小孩闹出矛盾。不想带的会滋生矛盾。积极性太强的,因为竞争也会产生矛盾。科学喂养与传统喂养一冲突,两亲家又会干仗,甚至闹出孩子父母离婚的荒唐事,也不是没有。
孩子打一出生,好像就属于两大家族了,亲生母亲乐得清闲,潇洒上班。“怎么能不上班呢!”晚上也不带孩子,“因为白天要上班。”———其实,孩子的身心最需要的,是他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来自孩子的那份天然的依赖,在他长大之后都不会再有。国外更多全职妈妈,也因为懂得这一理念。从另一方面说,一代最好负责一代。外公外婆、奶奶爷爷把他们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带下一代身上,必会减少其他可能有的娱乐活动。
小江做的是儿童书的编辑,她懂得妈妈在育儿阶段的重要性;她年轻,三年以后再找工作,也一点不耽搁。小江有小江的优势,但是她的独立与智慧,对于年轻的女孩,做妈妈的,与未做妈妈的,绝对有启发意义。
“宝宝由谁带?”——这个议题,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见仁见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