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家沈逸千
沈原一
  沈原一

  沈逸千(1908-1944)早年曾向旅居上海的日本画师细川立三学习素描,后卒业于上海美专西画系。在校期间,开始致力于中西绘画的融合,矢志以艺术救国。“九一八”事变后,历任上海美专国难宣传团团长、上海国难宣传团团长、《大公报》写生记者、《良友》画报特派记者、中国抗战美术出国展览筹备会总干事、战地写生队队长,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沈逸千刚跨出上海美专大门不久,便以画家身份参加了“陕西实业考察团”,遂揭开了20世纪中国西部题材绘画之序幕。因其自1933年单骑入蒙至1937年有作品《牧羊女》入选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以描绘草原生活的画作蜚声中外,故被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视为“艺术的新生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沈逸千不愿躲在后方坐视战事,遂出任《良友》画报特派记者,奔赴战地工作。在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途中,路遇时任山西太原西北电影公司摄影助理的徐肖冰,并接纳这位比自己年纪小的艺术青年与之结伴而行。他在平型关、雁门关、五台山和太原等地,曾与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徐向前、林彪、彭雪枫、肖克等八路军高级将领有过接触,为其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镜头。此后,徐肖冰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后担任过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厂长。

  沈逸千曾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为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画像;1940年,他到延安后,曾为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画像,均获被画人签名认可;1942年,沈逸千在抗战时期著名的文化城桂林举办个展时,作家茅盾在观后感里称:“沈逸千先生走遍了南北各战场和西南、西北大后方,在文艺工作者之中,他是走路最多、走得最远的一个人。如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那么,他的作品的价值也就可以知道了。”并指出:“他是用他的画笔来联系前方与后方的。”无独有偶,时隔40多年后,作为历史见证人,香港《美术家》杂志主编黄蒙田(即当年的抗日漫画宣传队队员之一黄茅)在所撰《沈逸千与战地写生》一文中则断言:“像他那样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国家民族战斗的第一线并以自己的艺术作为战斗武器的艺术家,几乎难以找到第二个。”沈逸千十年磨一剑,外师造化,将上海美专倡导的旅行写生做到极致,在当时就享有“写生第一”之誉。

  沈逸千不仅是昔日海上画坛的后起之秀,而且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具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他被上海美专校友朱金楼(曾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彩墨画系主任、浙江美院教授)尊为“奠定后来新中国画基础的杰出先驱者之一”,又被刘海粟老校长叹为“画坛怪杰”,一直是美术史乃至摄影史研究的对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深度报道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阅读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新智
   第B13版:生活/数字世界
   第B14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5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16版:E生活
李杜相亲如兄弟
“后花园”的作家心态
戏里戏外的小香咕
摹画自述
贺星期书会一千五百期
画家沈逸千
森林边缘(油画)
森林边缘(油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画家沈逸千 2012-12-07 2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