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有关“周口平坟”的消息和议论在网上沸沸扬扬,众说纷纭,是非曲直,莫衷一是。人民日报派出记者到周口市,走访了5个县区几十个乡镇,深入了解情况,如实向读者报告,让人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事态的进展,一个个问号拉直,疑窦消除。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并附图片称,玉树有关部门为完成对上级承诺,强制拆撤救灾帐篷、拆板房,要求群众搬新房;还烧帐篷,出现“火烧连营”。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奔赴玉树,走访了当地居民、相关部门,调查结论是:不存在“烧帐篷逼搬迁”,暂时不具备拆除条件的帐篷可保留。
让人们从网络上嘁嘁喳喳纷纷扰扰中比较清醒地走出来,理智客观地观察思考,正是网络时代主流媒体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互联网的诞生,让公众第一次由被动的、单向的信息接收者,转身为受者兼传者,在这个所谓“人人握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当记者”的时代,人们可以空前地享受知情权、监督权和发言权,无数实例证明了互联网的威力,也有越来越多的贪官污吏领教了新媒体、自媒体的厉害。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功德无量。然而,由于进入网络传播平台的门槛很低,自说自话、信口开河现象的司空见惯,“网曝”“网传”的鱼龙混杂,致使虚拟世界里弥散着海量却又难以核实的消息和非理性的言论。众多信息生产者兼任网络围观者,令网上贴吧、微博乃至手机等移动媒体上时时充斥着真伪莫辨的信息沙砾,而“沙里淘金”,则有赖于职业的“淘金者”、专业的“把关人”,即主流媒体及其从业者。
既然如此,主流媒体面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众声喧哗,就务必不缺席、敢发声,寻求不同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诚如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所言: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若想位居主流,就得做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做网络偏激情绪的缓释剂,做国民心态的压舱石。这是主流媒体应尽的责任,应有的气度。他提出,我们追踪网络帖文,但不能做网络帖文的印刷版;我们关注网民意见,但同时要为网民提供专业判断。可见,主流媒体需要有所作为。要是网络上已经人声鼎沸,热火朝天,网友们早就议论风生,激情四溢,自诩为“主流”的媒体却缄口不语,默不作声,或袖手旁观,冷眼相待,或畏首畏尾,诚惶诚恐,不是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自我边缘化了吗?这样的话谁还对“主流媒体”买账?“主流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何在?
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韩正近日指出:“高度关注群众第一时间获取权威信息的愿望,这是我们执政意识的体现,也是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公信度。”可谓有的放矢,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