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买的第一本诗集,是诗人梁上泉的《寄在巴山蜀水间》。
那是1958年,我在上海凤城中学读初二,放学后去新华书店,看到一本薄薄的小书,书名叫《寄在巴山蜀水间》,一翻便放不下来,一看定价2角8分!翻遍身上口袋只有1角8分,差一角钱哩,当天买不成了,又怕被别人买走,便怯生生地和书店店员商量,能否帮助保存一下,我明天放学来买。那店员答应了。第二天,我凑足了钱,买下了这本书。
书不厚,一口气就读完了,好像喝新摘的龙井茶,第一口就清香扑鼻,其中的《朱德故里》、《山中有雾》,尤其是那首《祖母的画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0多年过去了,这首诗依然刀子似的刻在我的心上,每每诵读,常禁不住泪流满面,我想起了从小把我带大的我的祖母……
后来我在福建当兵。部队驻扎在梅山地区,镇上有个新华书店,我在进门的一排书架上,看到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当时闻名全国的“五大青年诗人”(李瑛、张永枚、雁翼、严阵、梁上泉)的诗集,如获至宝,当即决定全买下来,可掏空口袋还是凑不够3元钱。我急忙找到连队司务长,我向他借了1块钱如愿以偿。
梁上泉的《山泉集》,是从他已出版的7个短诗集:《喧腾的高原》、《开花的国土》、《云南的云》、《从北京到边疆》、《寄在巴山蜀水间》、《我们追赶太阳》、《大巴山月》中挑选出来的精品(长诗《红云崖》因篇幅关系没能收进去)。读了这些诗,让我仿佛刚从诗的彩色的河流上走过,两岸繁花似锦,叶影婆娑,五彩缤纷,目不暇接,让我兴奋了一阵子……
梁上泉从1948年在上海一家叫《现代农民》的杂志发表处女作算起,诗龄已达64年(已出版诗集30多部),这在中国当代健在的诗人中,也应排在前列。
2002年,我创办《上海诗人》,请他指教。梁老不仅寄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还为诗报题词:“人要铁性,诗要血性”。今年7月,我和夫人携孙儿刘诗辰“长江三峡游”,最后一站到重庆,我与梁老通话,得知他要上山避暑,他的声音依然洪亮。我请他赐“涛声依旧”的条幅,他一口答应。回沪不久,我就收到他的题词:“涛声依旧,希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