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元!2013刚一开年,艺术品市场便传出了惊人的消息。在1月21日于济南举行的一场迎春拍卖会书画专场中,张大千巨幅《泼彩山水》创出了其作品拍卖的最高价。
消息一出,立刻在网上引起了一阵躁动,有网友指出,张大千如此大尺寸作品,据称是1953年所作,但未曾见有出版物等资料,这似乎有点不合常理;著名收藏家马德光则认为,1953年张大千还没有开始画泼彩,这件作品2亿多元成交,真的看不明白。
通过查询有关的媒体资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件作品是在去年12月29日举行的“美丽中国艺术中华”大型艺术品鉴赏活动中,来自济南的一位藏友提供的,当时就有一位业内知名的书画鉴定专家认为,它“实为张大千先生不可多得的佳作、珍品”。随后,这件作品就出现在1月21日的拍卖会上,最终以不可思议的2.5亿元成交。由于目前仅仅在新闻中看到了这幅作品的图片,而没有看到任何的细节,因此对于这幅作品的真伪,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金缕玉衣”再到“天价玉凳”,都是从业界的一片质疑声中逐渐露出造假的“冰山一角”。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长期处于“三无”状态:无法律管、无机构管、无人管,导致市场中的“老千”们如鱼得水:权威专家可以出具鉴定意见、拍卖机构能够提供交易平台,甚至还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平台,这些都使得天价背后疑云重重。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的价格呈现了快速增长,许多拍品屡屡创出高价,随之而来的赝品也呈几何数增长,但国内收藏鉴定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法律对造假的惩罚历来是空白,所以造假已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重灾区,特别明知是赝品,还能够创出天价,甚至有恃无恐地通过一些媒体大肆宣传。
对于绝大多数的赝品来说,90%以上的专家团队都是能够明辨真伪的,以现有的鉴定知识、经验以及仪器检测设备不能明确真伪、瑕疵的不足百分之一。然而,现在的专家之所以信口雌黄,将赝品说成珍品,要么是其就是没有任何的鉴定常识,如果其本人在业内的鉴定能力还具有不错的口碑,特别是具有一定影响力,那要么是贪财,要么是碍于情面。而目前也没有任何一位专家,因为开具了错误鉴定证书而受到惩罚的。
中国艺术品市场已不仅是个人行为,投入的不仅是个人税后的钱,许多机构和基金等也参与进来,甚至有成为主力的趋势。天价赝品的出现,无疑会使得损失面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会导致银行坏账的产生,特别是如果把赝品包装成为信托等理财产品,那么普通投资者就有可能血本无归。
鉴定无权威、法律难下手、赝品满天飞。如何终结艺术品市场上的天价乱象,一直是业界的呼唤和期待。只有斩断造假的产业链,才能使得创造天价的不再是“老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