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工信部发布了《中国逐步降低荧光灯含汞量路线图》。《路线图》提出,自2013年6月1日起,分三阶段逐步降低荧光灯的含汞量,至2014年12月31日,全面淘汰液汞生产工艺。
相对于液汞而言,使用固汞能更好地控制注入节能灯中的汞含量。从事节能灯制造业的杨先生介绍,固汞的注入过程是将汞吸附在一个合金小球上,用专用设备打入节能灯;接通电源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汞从合金球体中释放出来;关掉灯后,汞原子又重新被吸附到合金球上。很多人在使用节能灯时,常常会感觉到起初灯光非常暗,但越点越亮,这其实就是固汞释放出汞原子的过程。不过,龚小智说,固汞灯亮得慢的问题,现在已经基本克服,只有一些特别寒冷的地方,可能还会出现。
根据《路线图》,预期到2014年,通过淘汰液汞工艺,生产过程中汞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约20吨。到2015年,单只荧光灯产品平均含汞量比2010年减少约80%,一半以上的荧光灯含汞量低于1毫克。行业年用汞总量从2010年的约60吨下降至10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