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在全市17个区县的1280名青少年中发放问卷,涉及抗逆能力、与健康成人益友的关系、社交能力等15个方面。结果显示,沪籍青少年与朋辈群体的社交能力、对未来目标的抉择能力、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对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尚存不足。专家建议,在社会教育中,可以培养户籍青少年订立目标以及计划行动时的技巧和策略,让他们将目标由大化小,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吃苦的精神。
调查显示,来沪青少年对“公平正义、诚实正直、遵守秩序等社会规范方面的认识情况”落后于沪籍青少年,遇到困难的抗逆能力不足,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存在一定困难。专家建议,学校教育中应给予来沪青少年更多的表现机会;社会教育领域应通过开展正常科学的青春期性教育、组织他们进行力所能及的社会志愿服务、提供更多展示其特长能力的舞台,使来沪青少年更为自信地面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