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名为穆赫塔尔·贝勒穆赫塔尔的阿尔及利亚籍恐怖分子的精心策划下,一场严重的人质绑架事件近日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因阿迈纳斯油气田发生。
劫匪共绑架了800多名人质,在阿尔及利亚政府的强力解救下,仍有80余名人质死亡,其中外国人质37名,另有5名外国人质失踪。
阿尔及利亚人质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们请专家为您详细解读人质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动因,与马里内乱的因果关联,以及事态的未来走势等问题。
——编者
1
利比亚“后遗症”导致马里内乱
法国出兵直接诱发阿人质事件
问:阿尔及利亚人质事件与马里危机有什么联系?马里战乱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答:阿尔及利亚人质危机与马里战乱直接相关。但不能就此认为是马里战乱的“溢出”。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阿人质事件是法国直接出兵马里的“溢出”,法国干涉马里内政才是阿人质事件的直接诱因。
回顾马里内乱的历程,可以清楚地得出这一结论。自2011年下半年起,马里局势便开始动荡,主要是因为利比亚战争迫使大量卡扎菲招募的图阿雷格军人重返马里。
多达几千人的图阿雷格军人重返马里北部,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生态,特别是图阿雷格分裂主义运动内部的政治生态。
这些军人原本是激进分裂主义分子,只是因为势力不够强而到了利比亚。当时的马里政府也因为力量不足以消灭这些激进分裂主义分子,对他们到利比亚睁只眼闭只眼。随着卡扎菲政府倒台,这批人无处可去,只能返回马里。但现在他们不仅拥有了先进武器,还接受过先进的训练。因此,他们迅速取代了图阿雷格分裂主义运动内部的温和派,在去年3月的马里政变后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尽管如此,马里内乱直到法国介入之前,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外溢”。
尽管利比亚战争早已结束,但这场战争对地区局势的长远影响仍在逐渐显现。对马里战乱而言,主要的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图阿雷格军人重返马里,导致了北部分裂主义运动的内部政治生态激变。
二是刺激了马里和整个西部非洲的恐怖主义活动。现在,马里主要有3个恐怖主义组织:土生土长的“伊斯兰卫士”(AnsarDine)组织,起源于阿尔及利亚内战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AQIM)以及2011年新成立的依附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的西非统一和圣战运动(Mujao)。
三是造成了大量先进武器在西非地区的扩散,这既为恐怖主义分子提供了便利,也为马里北部分裂主义运动提供了便利。
必须指出的是,利比亚战争只是一个外部作用因素,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马里北部地区的落后和贫困,法国殖民主义的历史后遗症,西部非洲特别是撒赫勒地区对恐怖主义分子、有组织犯罪存在有利条件。
最后,缘何人质危机发生在阿尔及利亚,而不是马里的其他邻国呢?特别是在部分邻国对出兵马里远比阿尔及利亚积极的情况下。
阿尔及利亚在西非反恐和马里战乱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它拥有西非地区最大的军事力量,与马里有着长达约2000公里的边界,而且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促使阿尔及利亚参与对马里的军事行动,法国和美国都曾游说阿尔及利亚总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去年10月曾访问阿尔及利亚,称其为“至关重要的伙伴”。尽管如此,阿尔及利亚并不愿意惹火烧身,仅同意封锁阿马边界,表示只要恐怖主义没有在其国内闹事,便不会介入。但在法国直接干涉后,阿尔及利亚的态度有了较大变化,为法军开放了基地和领土,这明显会压缩恐怖主义分子的生存空间,引发报复的可能性也就明显上升。
2
法国为保传统利益强力干预
西方国家阵营内部分歧明显
问:法国出兵马里的原因与目的是什么?其他西方国家对马里战乱持何立场?
答:在马里北部叛军日益南下的压力下,法国决定直接干预。就其传统利益而言,马里尽管相当落后,却是法国不能放弃的重镇。
首先,法国不允许马里被叛军控制后摆脱法国掌控。历史上,马里就曾有过脱离法国掌控的强烈倾向。目前,法国是马里的第一大援助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北部叛军控制了整个马里,那么还会不会继续依赖法国将是个大问题,法国不能容忍这样的可能性出现。
其次,法国不允许因马里脱离掌控而导致其前西非殖民地变得支离破碎。马里在前法属西非殖民地国家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方面,马里是前法属西非的地理中心,马里东邻尼日尔,南邻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西南接几内亚,西邻毛里塔里亚和塞内加尔。另一方面,马里还是前法属西非的关键链接点,由于法属非洲与英属非洲的交叉,马里成为联接法属非洲西部与东部的桥梁。因此,一旦马里不在法国的控制之内,那么前法属西非将变得支离破碎。
第三,法国不允许马里成为恐怖主义分子活动的天堂。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却拥有广阔的领土,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人口密度仅为12人/平方公里,特别是北部地区多为沙漠地带。随着2011年利比亚战争后恐怖主义在西部非洲的泛滥,马里的恐怖主义组织发展迅速。
法国的军事行动尽管得到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的总体支持,但双方仍存在明显分歧。
第一,法国与美国及其余欧盟成员国在马里和西非的利益关切存在重大不同。法国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其在前法属西非殖民地的利益,而美国和其他欧盟国家都没有这种利益关切,而且各自还面临着其他的重大战略利益挑战,特别是国内的重大财政和经济危机。
第二,法国强调解决当前危机,而美国更关注综合性和长期性办法。法国当前的出兵有一个重大混淆,即将马里北部叛军与在马里活动的恐怖主义组织两者等同对待。但两者事实上是种相互竞争的关系。
图阿雷格分裂运动原本相对温和,只是在从利比亚返回的图阿雷格军人加入后才变得相对激进。但这一内部政治生态变化也有其代价,导致分裂运动在马里北部的社会基础遭受削弱,财政支持明显下降。这样,到2012年下半年,随着战事陷入僵持和财政日益吃紧,图阿雷格分裂运动中不少中坚分子逐渐分流向恐怖主义组织。而这又推动了图阿雷格分裂运动在2012年底和2013年底加大了南下的力度,后者则构成了法国直接出兵的借口。
当然,法国出兵并非临时决定,法国一直呼吁,要求联合国向马里派驻3000余名的维和士兵。但这一计划在美国人眼里显然过于天真,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甚至称法国的干预计划是“狗屎”。美国建议采取更强有力的军事手段,同时也致力于切断西非地区的毒品走私、武器买卖和人口贩卖路线,提供更多的人道主义援助,进而实行民主选举等。
第三,法国出兵马里还有一种标新立异的打算。对法国而言,2011年对利比亚出兵,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法国充当了美国的“马前卒”。在美国和欧盟既无意愿、也无资源介入马里内战的情况下,法国的直接出兵干涉可明显改善这一印象。
法国国防部官员认为,对马里的军事干涉可能成为未来冲突解决的一个模式,特别是在马里已陷入分裂,而美欧又无意干涉时。法国人甚至自称,他们正创造一种“后阿富汗时期”的新型干预模式。这一愿望从目前来看,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3
马里战乱可能“持续外溢”
将严重影响国际反恐形势
问:马里危机对于北非地区局势以及国际反恐战将产生什么影响?
答:马里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利比亚战争的“持续性外溢”,它凸显了整个撒赫勒地区的重大安全问题,不仅会对整个西非地区有重大影响,还对国际反恐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法国将马里北部的民族分裂运动和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同等对待,这一战略混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事实上,在法国采取军事行动之后,以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为代表的图阿雷格分裂运动便改变了其政治目的,从先前要求分裂和独立,转变为要求实现民族自治。与之相反的是,伊斯兰恐怖主义感觉到自身的生存危机,正加大反扑的力度,阿尔及利亚人质危机只是这种反扑的开始。因此,法国如果继续坚持这一混淆,可能反而推动图阿雷格分裂运动、特别是其中的温和派朝向极端化、暴力化的方向发展。如果图阿雷格分裂运动实现与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的联手,后果将相当严重。
第二,西非国家迄今为止在马里问题上的行动不力,可能为马里北部的恐怖主义分子的流窜提供时间缓冲。从2012年4月至今,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围绕出兵马里问题进行了不下十轮磋商,但始终难
以达成共识。尽管最近就此达成了协议,,但具体落实仍面临重大困难,特别是相关国家行动意愿不足。
第三,对马里北部叛军和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的打击缺乏总体战略,马里战乱可能将“持续外溢”。尽管法国极可能在马里取得军事成功,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战略,可能将大量恐怖主义分子驱赶到周边国家甚至更远的地方。
对恐怖主义分子而言,潜在的目的地包括博科圣地(BokoHaram)活动的尼日利亚北部,M23和圣灵抵抗军活跃的刚果(金)东部地区,甚至是暂时陷于沉寂的索马里青年党(A1Shabaab)所在的索马里。当然,非洲之外也有候选地,特别是在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的背景下,中东会不会再度成为恐怖主义分子的藏身之地,也是一个问题。尽管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曾说,美国的战略是使“基地”组织无处可藏,但极有可能的前景是上演一出新的“猫和老鼠”的游戏。
最近,马里持续战乱已经造成逾20万马里难民涌入周边国家,同时马里国内的背井离乡者也高达23万人。这些人的大规模移动可能导致地区内原本存在的毒品走私、恐怖主义分子招募、人口贩卖、跨国犯罪等问题更为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