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时节,中国人盛行拜年,于是贺年片满天飞,可以说每人都会收到几张贺年片。可我额角头碰着天花板,有一张被藏友目为“珍稀”的贺年片,说来还有一段趣事。
贺年片,它的全称是:贺年邮资明信片,是新中国所有邮资封片中唯一的一个全部铭记为“中国人民邮政”的独立板块。它由原国家邮电部自1981年12月开始发行,距今已有整整31个春秋。贺年邮资明信片每年均有发行,其间从未间断,且种类从发行初期的普通型,发展到今天的(有奖)普通型、CK组、贺卡型、极限型、特种型、企业拜年金卡、信卡型、异型、幸运封、动感卡等等,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受到了邮迷的喜爱,在邮品中自成一体。
1997年(牛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原定于1996年12月1日发行,它全套12枚,分为二组,前六枚一组为中国民间艺术·民俗,后六枚为二组卡通画·年花。贺年片面值均为15分,定价80分,与当时邮资相符合。正要发行时,适逢国内邮政资费进行调整,其中明信片国内外埠邮资由15分调整为40分。于是邮电部规定,该贺年邮资片一律加盖改值戳。即 “邮资改作40分,售价改作100分”。未加盖改值戳的1997贺年片不允许出售,不予邮寄,不予兑奖,因此,1997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应为“加盖改值片”。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明文规定1997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应为加盖改值片,可我收到的这张1997年贺年明信片,却是漏网之鱼,它没有加盖改值戳,也即未获得“通行证”,却从江西鹰潭,通过国家邮路,安然无恙地寄到了我的手里。细看这张贺年片,出发戳为1997.2.5,落地戳为1997.2.9。更为有趣的是,这张贺年片,还获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奖,因此贺年片左面的领奖副页被剪下了。
上面这些内容,我当年并未注意。最近整理旧物时,有收藏经验的朋友提醒我,这可是一枚珍稀邮品,其存世量极其稀少。1997年贺年明信片不是“漏盖”邮品,也不是“误发行”邮品,而是一枚“未发行邮品”,与《全国山河一片红》《中银错片》同属于一类。在市场上,1997年贺年明信片,加盖改值戳的称为“牛盖片”,未加盖改值戳的称为“牛白片”,都不稀罕;而 “牛白实寄片”,身价就上去了。也就是说,这枚贺年明信片,其“珍稀”价值就在于它是实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