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著名画家江寒汀先生诞辰110周年,也是他去世50周年的纪念日。前些时候,同江寒汀之女画家江圣行相聚,她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更正江先生的出生年份,应为农历甲辰1904年生。以往几乎所有画集简历均写江先生生于1903年。这次圣行专程去公安派出所查阅有关档案,终于弄清父亲确切的出生年份,也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作为近现代海派画坛具有代表性的名画家江寒汀,名列“海上花鸟四大名旦”之首,他的画艺精到和其在艺术上的追求是分不开的。江寒汀16岁到上海发展,推算出年份应是1920年,那时海派的雏形业已形成。早年的江寒汀认真刻苦研习历代花鸟画家的各种技法,在日常生活中细细品味。人们常说,为生计所迫,有时画家会不断思考,寻找切合自己的创作路数,既为艺术又顾及到生活,便是两全其美。
距离江先生离世整整50年了。上月上海朵云轩成功将江寒汀《百鸟百卉图册》(选页见图)拍出一千多元万高价。圣行跟我聊起此事,回忆说:从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父亲先后画过四套《百鸟百卉图册》,朵云轩这次拍买的是作于1951年的一套,应为排序第三。是啊!这册精品从50年代开始流转,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初,也就值几万人民币,到九十年代价值33万,转至去年上升至千万人民币。这就是艺术市场,尽管作品归属早已与江家无关了,可圣行的内心依旧充满了慰藉,毕竟父亲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的。
在圣行书房,挂有一幅江寒汀1961年“五一”即兴创作的《一枝桃花》,我真的第一次读到江先生如此精到笔墨色彩讲究的佳作。似用一枝桃花墙面一挂,阵阵清气扑面而来,这不是一般人能所为的。这里要提到绘画作品的精气神的出处,尤其是江先生把桃树枝叶根须连同芬芳泥土一同放置在画面中,那种久违的亲切感,顿觉温馨无比,优美之极。时间过去许多年了,依旧鲜美可嘉。圣行天天面对佳作,情思怀念是一,更为重要的是对父亲艺术有一种深入研究,她只讲简单的一句话,“这幅画,我真的太喜欢了。”
气定神闲,中国传统绘画是一门了不得的艺术。我辈无缘江寒汀这样大家一面,可他留下的佳作却为后辈留下了一道永远绚烂的艺苑风景线,不知圣行有否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