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在广州,家里除了我和我的大母亲,一位服侍我们的婶婶以外,还有一对老夫妻,就是。
四公有一个爱好,就是烧菜。他每天总要烧点好菜给我们吃,甚至大热天汗流满面,用毛巾裹住了头,把菜端出来,请我们尝尝味道好不好。每星期六下午我学校不上课,他总带我出去“行街”。经常是到当时的租界沙面,到观音山。
广东人行街离不开吃,行完街就去饮茶。沙面旁边的长堤一带有许多茶楼。如上观音山,就到山后小北区一家北园吃虾仁面。北园只是一个大竹棚,一边搭在一个湖上。坐在湖边饮茶,湖里的鱼游来游去。这里的河鲜太好了,虾仁都是现剥现煮的。北园现在还在,但是跟过去的北园完全不同,它已成了一家富丽堂皇的大酒家,也换了地方,移到靠近观音山脚的地方。泥路也变成柏油马路,石工作坊也早已没有。当时出去行街,假使下午不饮茶,四公就带我在外面吃了晚饭回家。那时我吃过许多海味,像鱼唇、鱼胶之类。这些海味现在都是贵重的,难以吃到了。
现在我介绍肥五婆。我爸爸有两个婶婶都叫五婆,一个胖,一个瘦。我们就把胖的叫肥五婆,瘦的叫瘦五婆。肥五婆是四公的老婆,她生性乐观,总是笑哈哈的。她的儿子在上海工作,她经常夸奖他,说他学校出来,在上海就考进了海关。海关工作是个金饭碗。她非常高兴我每星期六与四公一起出去玩,第二天总是要问我去了什么地方。我大起来就明白了,她是有用意的,她很怕四公在外面另外有女人,希望我跟踪他。我是读书迷,我那时候看了许多章回小说,她爱听我讲这些小说的故事。我甚至学茶楼上的说书先生,有板有眼地讲西游记。肥五婆把隔壁的婶婶阿姨们拉来听,十分热闹。肥五婆还给我倒茶,请我吃点心慰劳我。
肥五婆欣赏我的讲故事,四公却欣赏我的电影海报。这些电影海报的电影都是我自己“创作”的,电影故事反正抄袭好莱坞电影,不外乎英雄救美、劫富济贫、打抱不平之类。我也让外国好莱坞著名影星来演我的戏。
我把说明书上他们的头像剪下来贴在我的海报上,或者描下来。海报贴在花园小亭子的墙上,四公到花园来看见了,说我聪明,已经会编戏,还说我干脆可以开一家电影院,招牌就叫“根记电影院”,因为我原来的名字叫任根鎏。他还给我写招牌,贴在小亭子里。
小时候和四公、肥五婆住在一起真是乐事。可是1937年抗战爆发,日本飞机滥炸广州城,我们全家连同四公肥五婆都到乡下避难去了。第二年我到上海来,再也没见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