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耶终于下决心把他与奶奶享有共有产权的一套房子到一家房产中介商那里挂牌出售。他这个如意算盘打了很久,只是奶奶一直没松口,这次他决定不管奶奶了。不久,一个名叫彤彤的女孩看中了这套房子,她为此通过房产中介商与耶耶一起签订了一份房地产买卖的居间协议。协议载明买卖双方商定的房屋价款、付款方式以及居间协议签订后30天之内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等。此外还特地列明了一条耶耶支付12万元购房定金的约定,内容无非也就是买卖一旦成交,12万元充作房价款,如果彤彤不买了那么定金不予返还,如果耶耶这方不卖了就得双倍返还定金,如此等等。最后中介业务员与耶耶、彤彤三人都在这份居间协议上签了名,不过耶耶奶奶的名字不是她亲手签的,而是由耶耶代签的,耶耶说奶奶行走不便,都由他代办了,反正产权证也给你们看过了。以后的30天里,彤彤约了耶耶几次要求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起初耶耶以种种理由推托,催急了他干脆就说我不卖了。彤彤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告到区法院,要求他返还24万元定金。彤彤要求得到双倍定金的依据是三方签订的那份居间协议上明明白白地写着。耶耶不愿付出双倍定金的理由是奶奶作为房子的共有产权人没有在那份协议上签字,所以协议无效,上面再怎么写也白搭。一审判决支持彤彤的诉请,耶耶不同意双倍返还定金,为此上诉到了市二中院,该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审判长韩峰法官分析了法院判决的理由。首先,耶耶要出售的房子是他与奶奶的共有财产,他想出售本应征得奶奶同意。然而他签订居间协议事先既未得到奶奶授权,事后也未得到奶奶追认,因此这一协议对他奶奶不发生任何效力。但是,耶耶自己确实是在协议上签了字的,接受了设定定金的保证方式,也收取了彤彤按照协议约定支付的定金。他与彤彤接触中的所有行为,足以使作为一个普通买房者的彤彤相信,买房是会成功的。再退一步说,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买不成了,她也是能够得到双倍返还定金的补偿的。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彤彤才会支付12万元定金给耶耶。因此,耶耶应当受到定金条款的约束,这既是履行自己的承诺,也是维护了彤彤的利益。第二,居间协议中的定金条款是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这一条款自各方签署,彤彤支付了定金,耶耶收取了定金的那一刻起,就发生法律效力了。签约各方就应当按照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了。综上可见,判决耶耶向彤彤支付24万元定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