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四川省抗旱办获悉,去年11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少52%,为历史同期第一少位。今年开春以来干旱持续,旱情由攀西、川南局部向盆地西北、盆中和盆西南迅速发展;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近期全省大部土壤相对湿度处于60%以下的干旱状态,特别是攀西地区持续4年大旱后,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米左右。
冬春连旱导致四川灾情明显。据统计,攀枝花市大部、凉山州南部及绵阳、眉山、乐山、自贡等12个市州126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其中特旱县69个。截至15日,全省作物受旱550万亩、成灾139万亩;71.52万人、78.94万头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面对持续旱情,2月下旬以来,四川省已先后派出14个省级工作组深入重旱区部署各项措施;加强抗旱减灾经费筹措划拨,去年10月底,针对近年来攀西地区干旱频发的情况,提前下达6900万元资金用于抗旱。目前,全省通过一批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小型抗旱工程建设、抗旱节保水的农技措施和人工增雨等举措,抗旱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全省19个市州计划栽插水稻2944万亩,比去年增加18万亩,水稻保栽总体形势将好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