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局系统帮困扶助的接力棒,从未中断过。一则则小故事,鲜为人知,却时时刻刻充满着正能量,激励着更多体育人安心、放心地为上海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伤了不离弃
排球名将汤淼受伤后,上海市体育局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地救治和术后关怀,广为传颂。还有一些并不知名的运动员,意外受伤后,上海体育同样不离不弃。
陈吉成曾是摔跤运动员,1982年4月13日,他在太原举行的全国摔跤比赛中被对方扭伤了脖子,最终高位截瘫。
31年来,市体育系统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关心人、温暖人的机制一直在“接力”。2005年,上海市体育局机关党员开展“结对助学”活动,联系了陈吉成的女儿,为她每年寄送助学基金,如今,他的女儿成为一名护士,陈吉成感慨:“女儿今天能成才,多亏了体育系统这么多叔叔阿姨的关心,我们全家感到很高兴。”
去年,陈吉成在网上看到有一种新的电动轮椅,带有很多自动功能,可以减轻人工护理的负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向体育职业学院申请要一台,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回应,他因此换上了新轮椅。
老了有照顾
退休了,上海市体育局还管不管?方纫秋跷起大拇指:“感谢上海,没有忘记我。”
方老的名字,曾叱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足坛,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脚”,曾两次入选中国奥运代表团。退役后,他执教上海队夺得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冠军。
前些年,方老和老伴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合适的养老院,却始终不如意。不得已,两人找到了市体育局,“他们虽工作繁忙,却不忘处理我们的难事,现在这家养老院就是市体育局领导和机关党委帮我们联系到的。孩子们也陪着去看过,大家都很满意。”
就业有帮助
退役了,就业还有没有指导和安置?张惠康感受到了阳光雨露般的关怀。
曾参加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原“国门”,张惠康,是中国足坛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没想到,他后来患上了抑郁症,渐渐淡出足坛。退役后怎么办?
在市体育局的关心与帮助下,张惠康成了一家体彩店的“老板”,渐渐地,他的脸上多了笑容。逢年过节,张惠康的家中总会来好几批客人,市体育局、体育发展基金会、足协领导……一一慰问、看望张惠康一家。
如今的张惠康,只要谈到足彩,便神采奕奕,同彩民热烈讨论号码顺序,从专业视角预测足球比赛的结果。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