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执着一件事,多有不易。
在华人文坛,琼瑶是个人尽皆知的名字。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人们说,琼瑶影响了三代人的爱情观。而岁月如歌,她也从琼瑶阿姨,升级为琼瑶阿婆。
75岁的高龄,琼瑶仍有新作推出,纪念创作50周年。现身镜头前,感叹她的保养有道,更感慨我们青春中的琼瑶印记。
不看琼瑶很多年。在萌动焦躁的豆蔻年华,我们或许为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辗转反侧,思索垮掉一代的道路与梦想;我们也会费力啃着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试图穿透晦涩艰深的意识流城墙,体悟彼岸的智慧之花。不可否认,穿插在这些灿若星辰的名著中,女孩们或多或少,也捧起过琼瑶的“爱情白皮书”。它通俗好读,它赚人眼泪,它那些“好想你,真的好想好想你”的琼瑶式文字,以及“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呼天抢地式的爱情箴言,让彼时的我们有了更多关于爱情的想象空间与素材。
琼瑶,只是一个通俗文艺的畅销书作家。但50年来,她竖起了自己的品牌。妇女大众,曾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琼瑶剧打开泪水的阀门;俊男靓女,则等待琼瑶老师的青睐,指望通过其电影电视一夜成名。瑶女郎,确实红了一个又一个。男主角们,从咆哮到深情,也是各有特色。琼瑶的书,琼瑶的影视制作,琼瑶的出版公司,这个品牌王国,自成家族。
琼瑶阿婆也在与时俱进。当年她高考落榜,为爱自杀,婚姻失败,都已是愈合的伤疤,如今看来倒更似风情万种的伤感点缀。她不再苦情泛滥,甚至变形得太过欢乐。偶尔遥控器扫过电视,看到痴头怪脑的片断,心下无感。或许她抓住的是新一代强言愁的青葱少年。
新片上映,这部打着“纯爱、悬疑”名号的新作,据说倾尽老人的心血。琼瑶阿婆更是透露,此乃封山之作。噱头或是真心,已不重要。至于效果,很快就会有评论来作答。
对于这样一位爱情教母的50年,你不可能用伟大去形容。在不同的时间段,她以不同的文艺风格来投契。聪明、实干、精力,倒是叫人佩服的。其实长大后,我们都已明了,爱情,狗血或者激昂,从来都不是琼瑶式的,但那已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