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温天气近年来一再成灾,需要有制度化的防暑方案,才能避免反复出现一堆“老大难”问题。
制度化的防暑方案首先应落实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比如,近年来每到夏天,各大医院都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窘境。不光患者要排长队苦等,一线医护人员也要在这样的高强度下连续工作。对此,希望能拿出应对方案。
制度化的防暑方案应包括对企业防暑降温措施的有效监管。高温津贴发放、高温季节户外作业错时工作制、工作现场的临时避暑点设置,都须明确写入用工格式合同中去,并对所有违规企业采取惩罚性赔偿,设立严格的举报必查制度。
制度化的防暑方案也须惠及更多弱势群体。香港每到炎夏,媒体就会反复提醒有需要的市民去民政署设在各区的临时避暑中心度夏。上海目前也有一些针对社区老人、流浪者的避暑点,但有的只有日间开放,有的只针对流浪者,且布点也要看各区的经济实力,并不均衡。但热灾却不会按行政区划来变化。因此上海更需要早日建立全市性临时避暑点网络,并向更多对象开放。
此外,在城市规划上同样要为防范热灾未雨绸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建筑设计规范。(新民网评论员,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