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司法不容被“绑架”
王比学
  王比学

  近来,在司法实践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在法律的背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绑架”着司法。同样的案件,有的能快速结案,有的则大大超过审限;同样的案件,判决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不能让当事人“绑架”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的基本原则。司法活动不是当事人手中任意拿捏的“橡皮泥”,想怎样就怎样。有的案件从一开始就被当事人“以死相逼”所“绑架”:当事人坐在法官办公室,吃住十几天,造成法官无法办案;在法院庭审进行当中,当事人稍有不满意之处,就突然提出拒绝出庭,否则将“死在法庭”……诸多闹剧竟然就发生在庄严的法院,此时的法律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不能让政绩考核机制“绑架”司法。越级上访一票否决制度,使各级法院对信访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一些惩罚措施。有一基层法院在其信访工作管理考核规定中明文规定:“对矛盾容易激化或正在激化以及其他可能发生恶性事件苗头的信访案件,不及时疏导和解决,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待岗或调离审判、执行岗位处理。”这样的规定,无疑增加了一线法官的压力。面对当事人“以死相逼”,法官陷于两难境地:顺着当事人的意思,有可能违背法律规定,让法律蒙羞;不满足当事人的要求,则有可能因引起严重后果而被法院处分。

  不能让长官意志“绑架”司法。为什么有的案件能快速结案,办案力度超乎寻常;有的案件判决多年却一直执行不了,某一天突然就执行了?就是因为有行政官员的干预。在一些地方,行政官员的意志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致使司法成为傀儡。这不能不说是法律的悲哀!对什么行为该严惩,对什么行为应予保护,法律都有明文规定,不能因为行政官员干预就严惩,也不能因没有行政官员的“说法”就放纵。

  上述种种司法怪象,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司法不容被“绑架”。我国宪法和法官法都明文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意味着,无论外界力量来自何方,无论这股力量多么强大,宪法和法律是司法活动的唯一依据。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若司法被“绑架”了,受伤害的不仅仅是法院、法官的形象和声誉,也会让百姓逐渐失去对司法的信任,更会让法律失去其应有的尊严。(原载今日人民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 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家庭教育/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B06版: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乐在书中
查查只花不拿的腐败账
暑期读经
人生游戏通关攻略
高校不妨给学生更多自主空间
司法不容被“绑架”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司法不容被“绑架” 2013-08-14 2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