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书展主办方特辟展区,近十家有品牌特色的专业小书店受邀参展。每家书店面积不大,人流却爆棚,店主各显神通,将自己的品牌特色直观呈现。
上海书展用最有效、也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让参观者体会到实体书店之美。
小型书店力求特色
第一次以个体书店身份入驻上海书展,小朱书店店主朱凤涛面对庞大人流有些应接不暇。在15平方米的空间里,他说要尽力做到完美。“书展给我的机会,珍惜再珍惜。要叫人家觉得,小朱书店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猪头”招牌】5时15分,朱凤涛端着盒饭快速往嘴里扒。接待读者、接待老同事,甚至接待前来取经的小书店老板,小朱都不亦乐乎。每天12小时的工作量,他还说要连着七天出全勤。
为了这次上海书展,他订制了和蓝村路总店一样的“猪头”招牌,从店里搬来了两件镇店之宝——一副对联“处世劳尘事,传家宝旧书”,一本找书登记簿。他说,对联是招牌,登记簿是标志,让人家一看到就认出小朱书店。朱凤涛还为上海书展印了新名片,换了一条洋气的黑T恤。
为了替小店增加文化气,朱凤涛拉来了书法爱好者丁绍忠,在店门口摆了书法摊,本是顾客的退休工人张益平为他在走道上“吆喝”。二手书店最关键的是内在,小朱为了选书费尽功夫,百科、古籍、小说都选了1个书架,听说书展新书8折,他还重新为旧书一本本改价,说自己不能亏待了上海书展的读者。
冲着小朱书店的大名,还是有很多读者涌入斗室。参观上海当下最有名的二手书店,感想往往不谋而合:“小朱书店,老板人好。”
【可以买,可以租】小朱书店隔壁的乐开书店也颇有人缘。这里的书可以买,可以租。现场的工作人员吴小姐介绍说,乐开书店店面不算大,他们的书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因为第一家店开在娄山关路地铁站,所以会员以乘坐地铁上下班的白领和附近居民为主,所以书目挑选也有意识向年轻读者倾斜,除了租书还可以租杂志。
吴小姐说,租出去的书他们会包上书皮,并且号召会员爱惜图书。
展示品牌实现价值
位于上海展览中心西区的品牌实体书店展区里,季风书园、钟书阁、杭州晓风书屋、乐开书店、小朱书店、爱知书店、鹿鸣书店、学人书店、渡口书店、土山湾博物馆书店、作家书店等悉数排开。“中小微,专精特”的实体书店集体亮相,以“浓缩版”的方式向爱书人敞开大门。
【季风书园】谈起这次季风书园“搬”进上海书展展馆,总经理于淼表示是希望更多爱书人了解“季风”这一文化品牌。在选书方面,季风主打人文社科类。此外,读者能在这里找到一些如今在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的、非常值得珍藏的老书。
【钟书阁】尽管实体书店经营的困难难以彻底改观,但在今年3月底正式向读者开放的钟书阁以其独特的海派风格和人文情怀为实体书店带来一股清新风。
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晓净说:“这次布展,我们的重点不仅是营销,更是把钟书阁独特的视觉标识带到了书展现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知道上海有这样美丽的一家书店。”
本报记者 夏琦 乐梦融 实习生 卢家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