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社会/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社交网上勾搭 全无感情交流~~~
社交网上勾搭 全无感情交流~~~
社交网上勾搭 全无感情交流~~~
     
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交网上勾搭 全无感情交流
美国青少年网恋直奔禁忌话题
袁原
▲ 约会软件Tinder用穿着性感青少年当模特,招揽同龄用户
美国青少年热衷自拍并上传社交网络
▲ 针对青少年的手机约会软件层出不穷本版图片 GJ
  社交网站是美国青少年结识异性、展开恋情的主要场所。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孩子全无感情交流,直奔禁忌话题,甚至在现实中乱性、滥交。加之互联网的隐蔽性和网络色情泛滥,更是乱象丛生。

  少年网恋成主流

  16岁女孩露西(化名)下载了号称全美最火的约会软件Tinder,开启了一段典型的青少年“网恋”。

  搜索周围男孩照片之后,她用桃心圈住其中一个男孩。对方很快有了回应。几条信息往来之后,男孩问道:“你真性感,想见个面吗?”他们约定第二天在洛杉矶的一家商场见面。

  见面后,两人四处逛荡,无话可说。想找个地方坐坐,却只有要花钱的餐厅。最后,他们来到一家家居用品店,坐在样品沙发上亲热了事。

  露西的上一段“恋情”也是缘起社交网络,也同样短命。在“脸谱”上彼此关注不久后,那个男孩就在网上对露西说:“我爱你。”其实,他还同时和另外4个女孩在网上“交往”。

  在美国,如果你是一名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每天11个小时挂在网上,你对露西的罗曼史会见怪不怪。

  “脸谱”、推特、YouTube、Instagram、Snapchat、Vine、Skype、小径……这一长串的社交网站、网络聊天交友、图片或视频分享平台是美国青少年网上留恋之地。他们在此结识异性,开启一段男女关系。这种做法堪称主流,以至于“恋爱”与“网恋”几无差别。

  严格说来,这种网上交往并不是恋爱。爱与性,一直是令青少年感兴趣却又羞于启齿的话题。随着各种社交网站和手机约会软件大量涌现,他们终于可以突破禁忌予以讨论、甚至尝试。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借助技术手段,他们直奔“性”的主题,几乎没有任何情感交流。

  美国不少中学女生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网上和一个男孩聊天不久,总会转向与性有关的话题。有的男孩会问:“你性感吗?”;有的会索要女孩照片、甚至是裸照;还有的则直接把自己的裸照发过来……

  不少男孩在现实中难得和女孩搭讪,一旦上网聊天却完全变了一个人,大胆、直接,甚至毫不尊重对方。16岁的洛杉矶女孩格雷塔有一个叫赛思的男同学。此人在生活中腼腆、羞涩,但与格雷塔网聊时,却要她给自己“发裸照”。他还发信息向多名女孩索要裸照。

  “我们不约会,只勾搭,”另外一个19岁的洛杉矶女孩告诉《名利场》网络版记者南希·约·赛尔斯。

  被误读的“性解放”

  由于赤裸裸以性为交往目的,这种“勾搭”文化只关注外貌。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自拍和网络视频,女性和儿童成为这种文化的天然受害者。

  不少女孩年纪不大,却在社交网站上贴出颇具性暗示和挑逗的个人照片。“我堂妹刚13岁,却在网上贴出极其不雅的个人照片,男孩们纷纷给予充满性暗示的评论,她居然答谢,”19岁的纽约女孩马莉说,“这可是儿童色情,咖啡店里每个人只要用手机上网就能浏览到。”

  然而,并非所有少女都有马莉这种觉悟。“爸爸说,我贴的所有照片都是挑逗性的,”格雷塔说。但她和朋友却不以为然。她们身边的女孩几乎都这么做。“照片越是挑逗人,得到的‘赞’就越多,”格雷塔说。

  一家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负责人金·戈尔德曼认为,这与文化大背景息息相关。无论电视、电影还是音乐,如今的流行文化充斥着性和高度物化女性的题材。

  “女孩们愿意模仿这些东西,喜欢讨论身体、相貌等问题,因为她们没有好榜样,”戈尔德曼说,“她们希望像卡戴珊(真人秀女明星)那样,(其胞妹)肯达尔·詹纳16岁在网上晒出比基尼照片,得到1万多个‘赞’,女孩们以为这样就能引人注目。”

  更糟的是,高技术的应用令色情产品泛滥成灾,未成年人尤其未成年女性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和男孩们亲热时,他们总想模仿色情片,”一个匿名的19岁纽约女孩说。

  《网络行为心理和社交网站》期刊刊登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93%的男孩和62%的女孩在18岁之前观看过网络色情作品。在这种文化的助推下,女性被高度物化,只是满足男人性幻想的工具,但不少女性却浑然不觉。

  “我们遇到不少女孩,她们由衷认为:‘我想像色情女星那样,实现彻底(性)解放,’”追踪报道色情文化影响的美国记者龙纳·格拉迪说。

  一定程度而言,西方色情产业兴盛是女权主义兴起矫枉过正的结果。“持那种(支持)论调的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色情作品中的女性遭到怎样对待。”普林斯顿研究色情文化历史的学者阿利斯顿说。

  社交网恋“后患”多

  更有专家指出,沉迷社交网站交友,不但无益于成年后的婚恋择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交焦虑症状。无论男女,都难以从这种交往模式中得到应有的身心满足。

  以洛杉矶富人区圣克拉丽塔为例,这里出了不少问题少年,似乎都与沉迷社交网站有关。“我们见过抑郁、焦虑、感觉被孤立的孩子,”当地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负责人戈德曼说,“社交网站绝对与此有关。”

  最严重的仍然是与性有关的问题。“有的孩子登录随机视频聊天网站,与那里遇到的陌生人发生性关系”,戈德曼说,还有的孩子在学校卖淫。

  今年1月,当地一名少年因为性侵15个女孩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其中一名受害者只有12岁,他们全都在脸谱认识。

  告别青春期之后,这些社交网络一代会有怎样的爱情生活?对此有专门著作的学者唐娜·弗雷塔斯不无遗憾地发现,他们多半仍会陷入“勾搭”文化不可自拔。

  历时一年在7所大学调查研究后,弗雷塔斯发现,对于这种关系,“这些青年,无论男女都深深地感到不开心”。“我发现,几乎没有任何男女认为,彼此勾搭很好。”她说。

  对于这些青年而言,酗酒和纵欲是家常便饭。“他们彼此勾搭可不是为了身心愉悦,而是为了攀比和八卦,为了能更新社交网站上的最新动态,”她说,“社交网站助长了这种非常轻率、冷酷的文化,他们把孩子当演员养。”

  其他研究发现,在高校男子中,阳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弗雷塔斯等专家认为,这与色情文化和社交网络不无关系。

  由于色情作品泛滥,不少青年男子对自己的性能力表现充满焦虑。更有青年男女在社交网站上给性伴侣表现评分,加剧了这种表现焦虑症。

  对于青少年网络交友的种种乱象,解决办法或许在社交网站之外。专家阿利斯顿认为,在色情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亟需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绝对不能涉及性行为或色情作品,”阿利斯顿说,“但却鲜有保护机制防止他们成为受众。”

  在英国,教育部门和儿童权益保护机构呼吁,引入更早的性教育并增强孩子们的网络自我保护能力。“这是教给孩子们合适的沟通技能,剥去关于身体的神秘外衣,”南安普敦大学健康教授罗杰·英厄姆说,“他们长大后,才不会因为屈从胁迫或同伴压力而过早涉入性关系。” 袁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地产资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地产资讯
   第A32版:地产资讯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博览·人物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美国青少年网恋直奔禁忌话题
沉迷网络社交 心情会变糟糕
美国立法保护青少年网上安全
新民晚报社会/新民环球B08美国青少年网恋直奔禁忌话题 2014-01-23 2 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