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两会·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记者场外走访出行难居民区,人大代表场内提建议——~~~
记者场外走访出行难居民区,人大代表场内提建议——~~~
记者场外走访出行难居民区,人大代表场内提建议——~~~
记者场外走访出行难居民区,人大代表场内提建议——~~~
     
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场外走访出行难居民区,人大代表场内提建议——
“最后一公里”走得太累
规划者应实地去体验
易蓉 李一能
  随着城市飞速发展,许多居民居住区周边道路交通的配套却赶不上城市建设的大步伐,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成了每天都要忍受的苦恼。

  龙华街道断头路多、公交不便在徐汇区出了名,大家听说要去龙华开会,都觉得“头大”。不久前,市人大代表、徐汇区业余大学副校长李颖收到了龙华街道狮城居委会党支书钱美珍的来信,反映龙恒路沿线4个小区2万名居民出行难的情况。两会前夕,李颖代表抽空到实地走了走,发现“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确实存在,于是她加紧调研并在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短驳”一公里的进程的建议》。

  场外百姓

  路途远缺公交很不方便

  根据代表反映的情况,昨天下午3时记者来到龙恒路实地探访。龙华西路至龙吴路之间的龙恒路接近千米,没有一个公交站点。这段路驾车1分钟不到就开完全程,可步行却完全是另一种感受。记者从位于该路段中间的俞二小区出发,向东侧最近的公交车站(龙华西路44路终点站)走去,需要近10分钟。再次回到俞二小区,向西面最近的龙漕路公交站点出发,这次时间更长,花了将近20分钟。

  俞二小区的一位保安告诉记者,龙恒路上有四个成熟的社区,俞二正好位于正当中,不论前往东面还是西面的公交车站都不方便。“我的腿脚不好,走到龙华西路上的44路车站就要走20分钟,如果往西前往龙漕路坐车,起码走40分钟,问题就出在沿线没有公交车。”另一位居民说,龙恒路上有一段是单行道,除了沿线小区的车辆外,过境车辆是不能通过的,这就意味着,就算龙恒路上有公交线路,只能通西向东的车。

  “家里有车的是没什么影响,年纪轻的走走也算了,我们老年人最苦恼,真希望家门口就有一辆公交车。”孙老伯住在恒地苑,今年73岁的他同样腿脚不便,走走停停去公交车站起码半小时,有时实在走不动了,只能在原地搭卖场的班车“蹭”一段路。

  他和许多居民都认为,最好能把44路公交车站延伸到龙恒路上,或是调整其他几条公交线路,让这一“公交盲点”尽快通车。

  场内代表

  规划前应去现场走一走

  李颖代表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不止是龙恒路不通公交这一问题给居民带来不便,龙华机场附近的云锦路同样没有通公交车;此外,这一区域还有许多断头路,机场新村和俞二小区就隔着一条废弃铁轨和一条龙恒路,但两个社区要互相通行必须绕行至少一公里。“世博会前龙华地区发展慢,大家都认为世博会为区域发展带来曙光,盼望能够改善环境,出行便利。然而世博会结束三年多了,这一现状仍然没有改观,老百姓怨声载道。”

  李颖代表向政府单位咨询后发现,政府也有难处——机场新村附近的这条废弃铁路已多年无人问津,但铁路属于铁路局管理,地方政府无可奈何;此外,要破解现存断头路的情况,也要考虑居民的诉求,存在实际困难。基于现状,李颖代表建议延伸现有线路,引进大公交的同时引进社区巴士。

  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反映不同区域“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丁建勇等13名代表提交了《关于用“连廊”等多种方式破解社区“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的议案,提出采用低速纯电动汽车、“随叫随停“社区穿梭巴士、公共自行车免租、短途低起步价出租车等“组合拳”方案。

  “我曾听说国外一些小区建造时是不修路的,先用草坪覆盖,等居民踩出一条道来,再据此修建道路。我们当然不能做到这样,但是在规划时不应该坐在办公室里空想。”李代表表示,等相关部门反馈书面意见时,一定要把面谈地点约到现场,带着大家实地感受一下。 本报记者 易蓉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地产资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地产资讯
   第A32版:地产资讯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博览·人物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公共资源设施设置要更人性化
图片新闻
“最后一公里”走得太累 规划者应实地去体验
午休之际 争分夺秒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话题A05“最后一公里”走得太累
规划者应实地去体验
2014-01-23 2 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