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德玛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女中音歌唱家。她的嗓音浑厚醇美又隽永辽远;演唱松弛还不失激情,堪称完美。德德玛还擅长把西洋的美声唱法与蒙古族的长调,有机地融为一体,能淋漓尽致地诠释蒙古族曲风的作品,并极具感染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德德玛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1978年夏末,当时年轻的德德玛在内蒙古歌舞团当独唱演员。一天,驻团作曲家阿拉腾奥勒突然拿出一首为她量身定做的抒情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经试唱后,德德玛欣喜不已。朗朗上口的旋律里,有非常强烈的画面感。随着歌曲的推进,仿佛那如诗如画般的草原美景,在不断地映入人们的眼帘,也流入了他们的脑海和心田。这是一首千载难逢的好作品,德德玛恳请作曲家赶快配器,进行乐队排练,争取抢在歌舞团在“广交会”开幕式上演出时亮相。
内蒙古歌舞团的广州之行,大获成功。尤其是德德玛首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引起不小轰动,给很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翌年“五一”,内蒙古歌舞团又应邀晋京演出一周。在京的许多文艺团体的主创人员和新闻媒体的有关人士,也观看了演出。大家不约而同地一致看好德德玛和她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旋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约请她录音此歌,打那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传遍大江南北。不久,此歌又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音乐教材,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入选的内蒙古曲风的作品。
声誉鹊起的德德玛于1980年初,被借调到北京的中央民族歌舞团进行全国巡演。两年后正式调入该团。1983年,作曲家王和声根据德德玛的声线、音域和演唱风格,专门为她打造了同样也是歌唱草原的歌曲:《草原夜色美》,并一炮打响。从此,《草原夜色美》成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姐妹篇,也是德德玛每场必唱的保留曲目。
1998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德德玛随中国艺术团赴日本演出。在不长的58天里要在30多个地点出演41场,实在太紧张了。超负荷的体力和精神压力,终于使53岁并患有高血压的德德玛支撑不住了。在演至第25场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才唱到第四句,德德玛突然觉得头晕,右半个身子不听使唤,她咬紧牙关,坚持把这首歌唱完。谢幕后,她刚步入后台就摔倒在地……直到第9天,德德玛才醒来。日本医生告诉她,她患的是脑溢血,后半生要与轮椅为伴,再也不可能登台演出了。
但奇迹终究还是发生了。德德玛回京后,开始了艰难的治疗之路。中医、针灸、康复锻炼,德德玛经过两年多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终于能站起来了,并逐渐地能登台演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