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需要知道什么,恐怕找卫生间算是重要的一项。关于卫生间,我写过不少文字,一些朋友因此还嘲笑我总是关心细枝末节,不去抓大事,可我却一直认为吃喝拉撒睡才是人生的大事。
我从小喜欢不停地喝水,自然也就老往厕所跑。我母亲对我的家教很严,知道我的毛病,每次出门都让我先上厕所,还要出门前少喝水,路上一旦遇见厕所第一个就问我,赶快去。结果,很多年下来,我对我居住的这座城市的公共厕所了如指掌。那时没有旅游这一说,公共厕所实际都是为本地居民准备的,因为大多数人家里没有厕所,而且那时的厕所事实上称茅房更为恰当。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旅游业起来了,可各地的公共厕所却很少。有一次在一座城市看芭蕾比赛,我们一行5人坐在车上都内急,可就是找不到厕所。我急中生智,让司机开进一个机关大院,门卫一见我们的证件立即放行,出来时还追问我们:办事办得这么快?
这些年,我们的公共厕所,或者叫卫生间,建设速度飞快,这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各种国内外盛会的结果。出去一比,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间还真是不如我们的多。但我自小养成的习惯让我出国游览时特别留意哪里有卫生间,也明白了寻找的窍门。这也算是出门旅游的一种功课吧!
在很多国家,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卫生间既齐备,也规范,各种游览景观的卫生间不但必备,而且有路标指引,不过,大马路上、闹市里,就难说了,很少见到街头巷尾戳着个卫生间的。这个时候,如果找卫生间,先找麦当劳、肯德基,这也是全世界的游客都明白的常识。在这两类遍布世界各地的快餐店里,点食品时用手一指,自己清楚、对方明白,而卫生间则是对外开放的。没有麦当劳、肯德基时不妨找家咖啡馆,咖啡馆密布,也是许多国家的一景。可是有很多旅游景观咖啡馆的卫生间偏偏是上锁的,开关就在服务柜台下面,只有顾客才可以使用。没办法,我就先要一杯卡布奇诺,然后解决问题,好在我也是个爱喝咖啡的人,每天两杯,必不可少。
其实,在很多国家里,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各类公共文化设施里都有卫生间,还设在门厅里,对外开放;在所有的百货商厦里,每层也设有卫生间,在宾馆大堂里,卫生间也必不可少,这在国内也是常识。再不然,就直奔公共机关大楼,我出国在公共机关大楼找卫生间是常事。在美国里士满忽然内急,问警察哪里有卫生间,他向附近一座大楼一指,进去解决问题后出来,才发现四周都是办公的,原来是个机关。几次在瑞士游览,只要找卫生间我都是进公共机关,这里的卫生间干净整洁还没什么人。
母亲的家教和我的旅游常识,让我没有在出门如厕时遇到过麻烦,可惜的是,多数人不在意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