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
不识汉唐和宋明,青衫紫绶杂冠缨。
如何了得蒲团上,着个龙袍唱道情。
倡汉服者,初意甚善,然流弊亦多。如反对旗袍(旗人之袍),现狭隘之民族观,此其一也;一味复古,与现代化相悖,不合时宜者,此其二也;只讲着装,图表面之热闹,忽略服饰内在之传统精神,此其三也。至于张冠李戴,汉衣唐裳,招摇过市者,尤为不伦不类滑稽之举也!
翻译
门修斯曰民为贵,常恺申娶宋美龄。
足下而今来脚下,嘉平公子惜惺惺。
报载,翻译界笑闻迭出,有译孟子为门修斯,译蒋介石为常恺申者。英译中如此,中译中亦如此。近见某古汉语译本,将足下(先生)译为来到您的脚下。其为嘉平公子者欤?嘉平公子,貌美而极蠢,白字连篇吓退缠身之狐女者也。事见聊斋。
绯闻
昨日大婚今日离,明星幽会小三时。
绯闻迭出谁之过?卖点多多是隐私。
每一星绯闻出,则观者潮涌。霎时绯遍天下,闻于海内,此艺界所以绯闻不断者也。考近年之绯闻,事主自炒作者大半,其因此而获利亦可知矣。若观者待之以理性,充耳不闻,嗤鼻而过,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则绯闻必日减,炒作之术不攻而破矣。余曰:窥私,人之常情也;窥而成癖则过。
剽窃
半生心血付长江,李翰林来夜撬窗。
人在章台称节妇,偷腥和尚拜经幢。
余早年研究贾长江,其中略论贾岛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一文,被北京李教授全文抄袭,发表于文学遗产。此案曾引起学界关注。学者剽窃,斯文扫地,最为士林不齿。李翰林者,李教授也。任职京城社科院,类翰林而戏称之。章台,古妓院也。
幼读
嘉木天生本可雕,攻文读理梦迢迢。
学龄未到童贞死,爱子无端揠幼苗。
古贤有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其幼读之谓欤?望子女成龙凤,亦人之常情也,然必有度。朝牛津,午唐诗,暮奥数,学而生厌则殆矣。非唯龙凤无望,求其为常人,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