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已改造小区居民切身感受改造后带来的实惠——~~~
已改造小区居民切身感受改造后带来的实惠——~~~
已改造小区居民切身感受改造后带来的实惠——~~~
     
2014年08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已改造小区居民切身感受改造后带来的实惠——
水压大了 水质清了 扯皮少了
张欣平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后,到底能给居住小区的居民带来什么样实实在在的好处呢?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首轮“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后的部分小区受益居民,听他们畅谈改造前后出现的变化。

  家里毛巾不发黄了

  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运四小区共有20幢5-6层的多层住宅,房屋建造时间较久,包括屋顶水箱、楼内立管以及生活水泵在内的“二次供水”设施老化。前些年,这里的居民用水感觉总是不畅,尤其是到了大热天,晚上高峰用水时段,一些楼层的居民洗澡时水压很不稳定,出水时断时续,极端时还曾出现过居民家中热水器无法启动的现象。不仅如此,不少小区居民家中水龙头放出来的水呈铁黄色,有时还会出现小红虫。

  经过今年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众多小区居民已尝到了甜头。居委会主任徐素金告诉记者,最为明显的是水压增大了,今年夏天居民洗澡用水畅快了许多,以往水质发黄的现象也消失了,沏上一壶好茶味道也感觉好多了。年近八旬的陈崇义老先生更是兴奋地介绍说,以前自己喜欢穿的“菊花牌”老头衫,一个夏天下来洗得发黄只能扔掉;现在像新的一样,穿在身上还是雪白的,“家里的毛巾也不发黄了”。

  用水矛盾都消除了

  浦东新区金杨路750弄属于老旧商品房小区,采用泵房加压的供水方式,楼宇内部管道为镀锌钢管,锈蚀严重,时常因腐蚀漏水,甚至爆裂,曾引发居民矛盾。2011年小区街坊管道曾实施更新,但因楼宇内部管道没有改造,泵房等供水设施严重老化,改善效果并不显著。为此,小区居委、业委会以及物业召集业主进行讨论,希望通过“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改善水质,倡议得到了广大业主的响应和支持。2012年在金杨街道、新区公用署以及上海浦东威立雅公司的支持下,由业委会出资进行了楼内立管改造和水表外移,并对小区泵房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小区的供水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普遍觉得先前主动出资要求改造“这事做对了”,居民间原先的用水矛盾也自然消除了。小区居民陆鸣放告诉记者,改造后物业和供水企业的职责更明确了,“推诿扯皮的现象没有了”。小区物业公司经理奚根良笑着说,如今水质改善了,居民投诉少了,我们物业工作也轻松了不少啊。

  记者在采访中,一些居民建议今后在改造过程中,能考虑到一些新装修家庭的实际,尽量避免施工对其造成的影响。不少居民还希望,改造好了“也要管好”,把好事办实。

  本报记者 张欣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解自来水供应“最后一公里”之难
水压大了 水质清了 扯皮少了
热点问题解读
新民晚报焦点A07水压大了 水质清了 扯皮少了 2014-08-11 2 2014年08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