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乘客角度看,超运距加价与乘客出行特征不相匹配。现行运价结构中,载客运距超过10公里部分,每公里加价50%。随着本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众日常出行活动区域不断拓展,本市出租汽车服务范围由内环内逐步扩大至外环内,10公里以上返程空驶率下降,乘客反映目前的加价里程不合理。同时,营运监测数据显示,出租汽车平均运距从上世纪90年代约5公里增加至2013年的7.1公里,10公里以上车次占总服务车次的比例从不足10%提高到20%。
低速等候费标准偏低
从驾驶员角度看,低速等候计费标准与道路交通状况不相适应。现行运价结构中,低速等候费是在出租汽车驾驶员因车辆载客缓行或乘客要求停车等候时对营运收入减少的一种适当补偿。驾驶员普遍反映,城市道路拥堵时段明显延长、区域明显扩大,拥堵与非拥堵区域的单位时间营运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受此影响,在道路拥堵时段和区域从事营运活动的意愿下降。营运监测数据显示,在拥堵时段每分钟营收约为1.7元,低于全天平均值2.0元。
行业职业吸引力下降
出租车驾驶员普遍反映劳动强度大、安全营运要求高、工作条件艰苦,收入与劳动付出不相匹配。通过行业营运数据测算,驾驶员月均收入折算至平均小时收入约为22元。出租汽车行业需要符合从业条件的驾驶员提供客运服务,但行业从业吸引力逐年下降。本市出租汽车驾驶员资格考试报考人数从2009年的10050名下降到2013年的3538名。有意从业的驾驶员数量减少,对提升队伍整体素质造成不良影响。
成本加大企业有难处
近年来,受“镇保”转“城保”、社保缴费基数增加、车辆保险费用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刚性成本逐年增加。成本监审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3年,企业净利润由1518元/车/月下降至671元/车/月,降幅达56%。在成本费用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采取了压缩管理人员比重、缩减营运业务费用、降低驾驶员奖励标准等措施,对稳定服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根据《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的要求,出租汽车须按规定定期更换三元催化尾气净化装置,企业成本还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