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最怕的就是行政化和搞运动。从长远来看,任何一个足球强国,不管大小贫富,都要有一定数量的足球人口和青少年后备力量,这也是足改方案特别强调校园足球的原因。但既然是打根基的事,就需要耐心,很难速成,尤其在我们的足球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下。
为了集中精力搞足球,就取消其他体育项目,这是典型的短视和功利化,与足改方案要求的打好人才基础和培育足球文化背道而驰,最终可能也搞不好足球。
功利足球的根子往往不在市场,而在于过度行政化。足改方案要求改革联赛和评比体制,足协取消行政级别并与体育总局脱钩,都体现了鲜明的去行政化倾向。而要求学校集中精力搞足球,甚至牺牲掉其他体育项目,却仍出于行政化的思维,是用行政命令来搞政绩。
一些地方之所以这么干,除了没有转变职能管得太宽,还可能是除了下命令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要搞好足球,地方政府该做未做的事还有很多:教育部门要给学生减负,让他们有时间开展体育运动;地方规划时要留出足够的运动空间,多建公益性绿地和足球场。众所周知,在这方面我们的欠账太多了。
(铁永功 刊今日中国青年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