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抄袭门”不是口水仗
丰言
  丰言

  石天琦一夜成名。

  这位不算知名的女演员,最近因为一本由她署名的出版小说,在网文圈中声名鹊起。据几位网文作家在微博中爆料,石天琦的小说涉嫌对多部网络小说的大段抄袭。

  而随着这两天事件的进一步发酵,涉事双方各出手段,证据公关满天飞,八卦内幕没尽头。抄袭门不但没有任何澄清的迹象,反而让更多的相关人员以及出版公司牵扯其中。尤其是数位为石氏小说进行市场推广的大牌艺人和文化界人士颇有无辜中枪之嫌。

  无奈水太深,面太广,此次事件已经难辨真伪,最终怕是只能依靠法律途径才能水落石出。

  曾几何时,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对于抄袭的态度似乎暧昧起来。这些年不管是学术界“喜闻乐见”的学术造假,还是制造业“驰名中外”的山寨文化,各行各业都越来越习惯于高举“拿来主义”坐享其成,而文化圈中更是深得“读书人窃书不叫偷”之“精髓”。

  然而前有郭敬明,后有“于正案”。“抄袭”终是违法行为、道德污点。急功近利、重财轻德的思维模式,损害的将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原创力。知识产权得不到尊重,创新概念得不到保护,大家你抄我我抄你,最后换来的只能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

  到了那时,我们的社会将毫无活力,我们的生活将充满单调。国家竞争力会彻底丧失,我们的民族也谈不上引领世界。大家能做的,唯有紧盯他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地邯郸学步。

  虽然石天琦的“抄袭门”还没有终极结果,但无论是网文圈、文化界还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引以为戒。在我们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行业规范还不够成熟的今天,大家要抵制抄袭更需要多方团结、共同呼吁。要善于利用媒体的监督机制,真金不怕火炼。每一次充分的曝光,都是对抄袭者有力的震慑。

  “抄袭门”不是口水仗。相信当大家携起手来、积极监督,抄袭之风一定会偃旗息鼓。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刺激我们的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更是对我们的社会风气的一次全面净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大购网专版
医检互认不妨试推“白名单”
A4纸上的人生
“放生”
去功利化 校园足球需要耐心
“沉睡”的政府网站
“抄袭门”不是口水仗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抄袭门”不是口水仗 2015-03-31 2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