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个秭归,秭归就是屈原的故里,那里有一座屈祠。这几天群里“疯传”一张照片,说屈原祠里、三峡悬棺里外,堆满了一元、五角的纸钞硬币,这自然是南来北往的游人为“祈福求佑”所投掷出去的——当然也有人纳闷,屈子一生不幸,他能给你带来什么“福气”,而如求的是棺材的护佑,就更令人费解啦。
说是“疯传”,其实早已不是“这几天”了。将近一年之前,网上传过洛阳白马寺的照片,“中国第一古刹”的那口许愿井里,也是厚厚丢满了纸钞硬币,“一天打捞4次还清理不过来”;再往前两月,又“疯传”过十三陵地宫的照片,宫内祈福之钱堆积如山,石板上,棺床、棺椁以及万历皇帝宝座上“散落大量钱币”。所以屈原祠的“堆满钱币”,真不是什么新鲜事。
国人喜掷钱币,从玉皇山的深井到雷峰塔的老砖,从济南的趵突泉中到虎丘的古塔之下,甚至只要有公园的鱼塘、广场的喷泉,便有满目的钱币,成为旅游的一大景观。奇怪的是,连沈阳大帅府的老虎厅,也被丢满纸币——这可不是什么祥和福至之处啊,震惊中外的“杨常事件”就发生于此。再说张作霖张大帅能保佑你什么呢?皇姑屯一声爆炸,他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还能保佑你?至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西侧的水池,竟也成了“许愿池”,照例“大量散落一元五毛的硬币”,就更是令人奇怪也使人感叹了。
有不少人大概是“泛神论”者,过去有句话,叫做“他说是庙你就磕头,他说是灯你就添油”,现在却到了凡是个景点就要丢钱的地步。绍兴城里周府的厨房有个瓮,瓮里竟也丢满了钱币。这是什么神器呢?其实只是鲁妈们腌雪里蕻的器物,并无什么“玄机”在里头。但不少游客丢了钱还要去瓮前合十,无非是祈祷“大先生”一保儿女高中状元,二佑子媳早生贵子。其实这两项,恰恰不是先生的强项,鲁迅没有考上过大学更不要说中过状元,他的膝下也只有一个海婴,还是中年才得的“贵子”。周家的咸菜瓮,又能给俺们带来什么“福气”呢?但是不管,只要有个洞,就要朝里面丢钱投币,管它是个啥?
说国人喜好丢钱,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西湖边上岳坟面前,也许就是唯一的例外呢!对于岳飞脚下,长跪着的秦桧及妻王氏,国人倒是不丢钱的,这回吐的是“老痰”。秦桧身上,痰迹斑斑,已经持续了多少年。国人到此一游,便要万痰齐发——不是说杭州“七不”搞得很好,满城不许随地吐痰吗?但这里可以尽情地吐,因为这属于正义之痰、“爱国”之痰,“大方向”是十分正确的,正如一边半裸跪地的王氏,胸口双乳,早已被摸得漆黑两团,谁叫她助夫卖国呢?摸她一下又怎么样?所以岳坟跟前,秦相跪处,“天堂义痰”一吐多少年,至今似乎还在“怒喷”……
西湖边上的“痰击”,和四方八处的丢钱投币,其实是一回事——就拿这个丢钱的奇观来说,有人说是国人“有钱”,也有人说俺们“手痒”,当然更有人说中国人特别“把握不住自己命运”,所以到处“求佑”四面“拜神”,等等。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一种怎么样的“文化”与国民心态?恐怕不是嘲笑几句怒斥一番就可以简单回答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