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右掌心,有一处淡淡的印痕。那是初中的时候,在煤渣跑道上跑步,摔了一跤,当场膝盖、手心鲜血淋淋。一点外伤算不了什么,但是煤渣嵌在皮肉里,清理起来很麻烦。这处印痕,就是因为有一粒渣嵌得特别深、特别久。
所以,当看到我的孩子可以在塑胶操场上奔跑玩耍,羡慕极了。
不料,“发展的问题”无处不在,看上去色彩明快、触感舒适的塑胶场地,竟然会让孩子“中毒”,类似新闻,频频发生,令人揪心。
这几天,各家媒体都在对此事作深入采访,市教委也成立了应急工作组展开调查。但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关于塑胶场地,标准不清、责任不清、监管不清,简直一笔糊涂账。相对于塑胶场地从幼儿园到大学无处不在的现状,对它的监管,严重滞后了。
其实,学校普遍铺设塑胶场地,在上海也有十多年了,事关孩子的健康,相关标准和监管如此稀松,是不应该的。为什么老是等出了事故才重视?事关孩子的身心健康,标准要从严、监管也要从业,不能一笔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