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按下记忆快门 留住城市沧桑
朱玉萍
■ 《白炽灯》 敦玲 摄,曾经照亮着家家户户
■ 《门》 晓琰 摄,斑驳大门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挂钟》 董鸿海 摄,怀旧钟表让人产生联想
■ 《煤球炉》 钟媚 摄,当年清晨弄堂里的一道风景线
■ 《鸟笼》 章磊 摄,一排鸟笼为老弄堂增添情趣
■ 《搪瓷杯》 童吉 摄,白色搪瓷杯曾经的流行色
  ◆ 朱玉萍

  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上海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新式洋气的建筑不断新生,随之而去的是代表着上海市井文化的老建筑、老物什。甚至于在许多“90后”、“00后”的记忆中,从不曾有过那些“老上海”的点点滴滴。“黑白”摄影仿佛是城市记忆最佳的纪录、表现手法,它能够呈现出的那种沉静与沧桑,让人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味道。

  《白炽灯》营造了一幅“老克勒”的日常生活,曾经几乎家家都有的白炽灯,如今成为了古董,尽管功能早已比不上先进的LED灯了,但是其优美的造型、柔和的光线,依旧让人觉得舒心;一旁的手磨咖啡机相信只有在一些复古主题的咖啡店里才能看得到了,用它慢慢研磨优质的咖啡豆,仿佛能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缓一口气。尽管画面中只有这两位“主角”,但却令人想置身于这个场景中,悠闲地等待咖啡的完成,聊聊人生谈谈心,多么惬意!

  还记得弄堂里每天清晨的鸟叫声吗?看到《鸟笼》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怀念。各种精美的木制鸟笼被挂在屋门口,画眉、八哥最常见,一个个亮着嗓子高傲地鸣叫着,互相攀比着谁的嗓音更迷人。如今,公寓商品房没有了溜小鸟的大叔大爷,打开窗户听到的也只有汽车鸣笛声,邻里之间的交流也被一层又一层的铁门给阻隔了,我们不禁要思考:成为历史记忆的真的只是老建筑、旧文化吗?或许我们失去了更多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亲近与信赖。

  黑白摄影不仅是一种摄影技巧,更是一种留住城市沧桑的艺术再现。当我们在生活中无法留下这些物质的记忆,至少能够在黑白照片中感受“老上海”的氛围,无疑也是一种安慰。因此,黑白摄影既是纪实,又是艺术,有真实的内容,更有丰富的情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百姓金融
   第B04版: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
   第B14版:互联网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创新之城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按下记忆快门 留住城市沧桑
炊烟袅袅话儿时
新民晚报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C08按下记忆快门 留住城市沧桑 2015-10-24 2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