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俊勇
前一阵,笔者随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同志就应急管理到新疆喀什地区对口交流,感触颇多。印象最深刻的是9个字:“炼风骨、敢担当、乐奉献”,这是在了解喀什区情得出来的。
喀什地处祖国边陲,新疆西南部,具有5大特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000多年;区位独特,周边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5国接壤或毗邻,边境线长982公里,是我国进入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大通道;文化多元,喀什荟萃了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和中原文化,融汇了东西方文明的特点,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民族特色浓郁,享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美誉。
在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汉族干部绝大多数是祖辈、父辈支疆的后代,老一辈进疆的人确实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60多年的奋斗,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没有任何怨言,长年累月处在一个“白加黑,5加2”的工作状态,非常不容易。
记得1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新疆去,有一天外出考察,我问当地的干部远不远,他们说不远,300多公里;我说冷不冷,他们说不冷,零下27摄氏度。因此,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和事故,第一时间、第一反应全靠自身的力量,救援力量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应急处置的艰巨性、复杂性是无法想象的。
如今,新疆从跨越式发展转为促进社会稳定为主题的工作方针。在全疆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从去年开始,每年组织7万名自治区领导和厅局级、处级领导同志到最基层驻村工作,吃住在基层,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上海的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