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地方风味~~~
地方风味~~~
地方风味~~~
地方风味~~~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风味
甜水面
彭忠富
  文/彭忠富

  多年以前就听过甜水面的名号了,老婆和女儿特别爱吃。每天下午四点过,巷子里就会传来一个女人的吆喝声:“凉面,甜水面,酸辣粉哦……”

  甜水面,跟家常醋汤面简直两回事。醋汤面要求汤越宽越好,这样面条才不会吃水后变成面团,毫无口感。而甜水面碗里却一点面水也没有,面条就这么干净利落地呈现在我面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那些面条应该不是干面,都是手擀面或者机制面条,我们这里称为水面,也就是含有水分的面条。面条呈乳白色,很干净很纯粹很粗实,弯弯绕绕地纠缠在一起,让我一下子就想到西部牛仔这样的形象。

  面条上面,首先淋着一些红色的熟油辣椒,暗红色的黄糖液,应该还有红酱油、香油这些液体的作料,然后在辣椒的核心部位,有几十粒白糖、芝麻,面条的下面,隐约可见压着一些时令菜叶垫底。白的面条,白的糖粒,红的辣椒酱和糖液,绿的菜叶,红白绿这三种颜色结合在一起,加上盛面碗碟的固有色,竟然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可见甜水面在传承过程中,仍然注重了各种色彩的搭配,不然就达不到引起顾客食欲的效果。其实这就是中国所有美食的一个特色,眼睛是视觉,鼻子是嗅觉,而舌头是味觉,可能有些还会加上触觉和听觉,如果一种美食能充分调动食客的感官,那么这种美食至少就成功了多一半。

  一碗甜水面端在手里端详半天,竟有些不忍动筷的感觉。女儿问道:“爸爸,你怎么不吃呢?看着面条干什么,它又不会说话。”于是我赶紧用筷子轻轻地将甜水面搅拌了一下,甜水面递给我时,面条冒过开水是热的,一两分钟后就有些冷了。搅拌均匀后,所有的面条都沾上了作料,香气四溢,恨不得让人连碗都吞下肚去。夹起一团面条送在嘴里,面条很耐嚼,口感也好,甜味为主,也有浓郁的辣味,真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啊!

  据老板讲,甜水面的面条是用手工将面揉成团后擀成将近1厘米厚度的面饼,然后切成同样宽度的面条,抓住面条,抻长成约半厘米直径的面条,煮到刚刚熟,便捞起来晾凉。加一点菜籽油拌均匀,以防面条沾黏。久经揉搓的面条筋道非常好,一根面条有大约30到50厘米的长度,三四根面条就可以装满一碗了。主要作料有辣椒油、花椒、红白酱油、红糖浆、蒜泥、芝麻酱、酱油、豌豆尖等时令菜叶,是一种纯由调料拌出的面条(不掺汤)。甜水面使用四川最辣的自贡朝天椒,是所有四川带辣小吃菜肴里辣之最,即使耐辣度相当高的人也会被辣得泪汗满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环保局长接热线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生态上海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17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长三角/专版
   第A28版:互动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好吃周刊
   第B1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20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21版:好吃周刊/海上寻味
   第B22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24版:广告
生臭熟香油炸干
黄秋葵多样吃法
菠菜根棒棒糖
甜水面
美国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B17甜水面 2015-09-10 2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