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1.叙利亚三个反对派
形男有利未成合力
问:叙利亚国内目前的反对派力量如何?他们的诉求与之前利比亚的反对派有何异同?
答:叙利亚反对派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长期来一直对仅占叙利亚穆斯林人口13%的阿拉维派长期统治不满的宗教人士,包括过去曾经因发动反政府叛乱而被巴沙尔政府镇压并被取缔的穆斯林兄弟会成员及对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长期一党专政不满的政党团体、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和军人等,这些人构成了目前反政府的主要力量。另一部分是3月15日以来参与反政府示威的普通民众和青年学生。这部分人群成分更为复杂,但更多是对现实生活不满。
目前为外界所知的反对派组织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于9月15日正式建立,共有140名成员。该组织认为,叙利亚革命将分成政权更迭、过渡时期和未来政治道路三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需要6个月。第二个是“地方协调委员会”,主要由年轻的抗议者组成,约有几百名成员。该组织的主要作用是记录抗议运动的进展及在叙全国传播抗议活动的信息,是组织民众示威运动的主要力量。以上两个组织到目前为止都反对外国军事干预,希望通过非武力方式迫使巴沙尔下台。
第三个是“叙利亚自由军”,7月29日通过发布在Y°uTube上的视频宣告成立,主要由脱离政府军的变节士兵组成,由原空军上校利雅得·阿萨德任总指挥官,总部设在土耳其。“叙利亚自由军”建立之初只有1000多名成员,如今据称已发展到15000人,成为反对派团体中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武装力量。
与利比亚各反对派别在武装推翻卡扎菲政权问题上变现出来的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精神不同的是,目前叙利亚各反对派之间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行动计划。
叙利亚反对派与利比亚反对派在诉求上有相同之处,他们都高举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大旗,要求推进政治改革,实现政治多元化。不同的是,利比亚反对派在把推翻卡扎菲政府作为目标,并得到西方大力支持。而叙利亚反对派一开始并未要求政府下台,只是希望加快改革进程。阿盟甚至美国和西方开始也只是要求叙政府顺应民意,立即实施政治改革。
后期叙利亚形势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民众不满政府改革步伐,而周边国家局势变化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叙民众的抗议浪潮。其次是因为叙政府军在与反对派武装分子冲突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引起极大的负面反响,国际舆论出现一边倒。西方一些国家明确表示巴沙尔政府必须下台,阿拉伯国家及土耳其等国态度也开始转向,给了叙利亚反对派极大的鼓舞。第三,利比亚战争结束,西方腾出手来,加大了对叙利亚政府的施压和对反对派的支持,进一步激化了叙反对派与政府的矛盾与对抗。
从目前情况看,总体形势似乎对反对派有利,但各反对派组织仍未形成合力,也未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反对派武装在军力和斗志上远未形成推翻政府的能力。
2.欲复制“利比亚模式”
西方既“无心”也“无力”
问:欧盟会否像对待利比亚那样以北约或联合国名义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
答:利比亚战争后,有些人将西方的军事干预称为“利比亚模式”。叙利亚危机升级后,西方是否会在叙利亚复制“利比亚模式”成为关注焦点。
所谓“利比亚模式”并不单指军事干预。事实上,美国和西方对利比亚的行动至少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是鼓动和支持利比亚国内反对派的反政府抗议;利用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对事态进行大量倾向性明显的报道;主要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发表煽动性言论;一方面冻结卡扎菲政府海外资产,另一方面向反对派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持。其次是向阿盟等地区组织和海湾国家施加影响,通过它们向直接向利比亚施压,进而将利比亚问题国际化,竭力促成反卡扎菲的国际共识。第三,在利比亚局势明显对反对派不利时,以安理会名义为军事干预披上“合法”外衣。
从整个行动看,美欧是在利比亚反对派被政府军逼到墙角、卡扎菲即将逆转局势时才动武的。换句话说,如果前两项行动能奏效,动武就不是必需的选项。在美欧当前陷入经济困境及面对多重国际挑战的情况下,贸然采取结果难以预测的军事行动是不得已的选择。美国战略预测公司总裁乔治·弗里德曼不久前撰文指出,历时7个月才置卡扎菲于死地反映出反对派的分歧严重、训练不足和能力低下。更重要的是,“北约认为卡扎菲之死除了令人欣慰之外还给它带来了什么收获?”
现阶段所谓“美欧即将像对付利比亚一样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的说法,更多是西方向叙政府施压及鼓舞反对派士气的舆论手段,媒体的渲染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这种效果。虽然从表象上看,西方似乎正试图将“利比亚模式”至少部分地复制到叙利亚,但目前来看,军事打击并不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
第一、叙利亚毕竟不是利比亚,相比卡扎菲在政治上和利比亚在地理位置上的孤立,很难想象北约会干预一个与土耳其、伊拉克、约旦、以色列和黎巴嫩都接壤的国家,那极有可能造成地区性混乱。
第二、叙利亚军队、安全部队和情报机构依然效忠巴沙尔,使保持对全国局势的掌控。弗里德曼在文章中指出,关于叙利亚的许多报道来自并不在叙利亚的反对派,他们描绘了一幅现政权即将倒台的途径。在弗里德曼看来,这种情况远未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沙尔的军队忠心耿耿、纪律严明,反对派涣散软弱。”
第三、眼下西方对叙利亚开战的政治意愿不强,准备不足。美国媒体分析,面对叙利亚局势,美国及英、法等西欧国家选项有限。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当下身陷经济泥潭,被债务危机拖累,美法又面临明年大选,而叙反对派尚未形成合力,短期内难有作为。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即便“有心”也无力对叙实施军事干预。
3.利比亚问题被忽悠 阿盟如今吸取教训
问:从对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处理方式,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阿盟的性质与作用?
答:阿盟是阿拉伯最早成立也是目前唯一的包含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在过去几十年里,阿盟在加强成员国之间密切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主权与独立,协调彼此的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最近10年多来,尤其是海湾战争之后,阿拉伯世界内部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分裂和分化现象,阿盟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式微,在许多地区性问题上形不成统一看法。这其中既有阿拉伯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利益分歧的原因,更有美国及西方国家对阿盟的渗透。阿盟在是否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问题上的意见并不一致,相关决议最后得以勉强通过,一方面表明阿盟自身缺少解决成员国危机的手段和权威,另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受制于美欧影响的一面。
阿盟对利比亚危机的处理方式最终使美欧扫清了军事干预利比亚的障碍。阿盟对此感到“受了忽悠”。因此,在处理叙利亚问题上,阿盟虽然近期动作连连,甚至有些咄咄逼人,但对可能导致西方动武的敏感问题上的表态却是慎之又慎。阿盟最近对叙提出严厉的制裁决议,但对设立“禁飞区”的话题只字未提。
与利比亚危机处理方式不同,阿盟这次显然希望在叙利亚问题处理上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与利比亚不同,叙利亚与阿拉伯各国的关系和利益要复杂得多,并且伊朗和土耳其对于叙利亚问题的关注也是阿拉伯世界十分警戒的,阿拉伯国家既希望通过打压叙利亚来遏制伊朗对地区的影响力,又不愿看到土耳其在阿拉伯国家事务上有过多表现。
第二、如前面所说,美国和西方并未做好打击叙利亚的准备,眼下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在叙利亚问题上进行更多的投入。
因此,当下正是阿盟发挥积极作用的好时机。
4.巴沙尔面前三条路和谈之门还未关上
问:面临空前危机,巴沙尔政府是否会放弃仍在坚持的强硬立场、加快改革步伐?叙利亚局势可能朝什么方向发展?
答:西方分析人士认为,叙利亚未来走势有三种可能,一是叙利亚发生针对巴沙尔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军事政变,但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可能性不大。二是现政权同意马上进行政治改革,巴沙尔像也门总统萨利赫一样,在得到有关各方政治庇护的情况下交出权力。第三个可能就是滑向内战,这种可能性被认为最大,也最有破坏性。
在这种情况下,阿盟最近的一系列行动就成为影响叙利亚局势走势的关键。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在阿拉伯框架内解决叙利亚危机唯一也是最好的选项。最新的消息是,阿盟秘书长阿拉比表示,虽然阿盟已决定对叙实施制裁,但如果叙利亚当局现在还愿意在同意阿盟派遣观察团的协议上签字,哪怕是在持有保留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签署这份协议,阿盟将立即停止对叙利亚的制裁。阿拉比还表示,愿与叙利亚外长在任何时候进行会谈。
同时,叙利亚也没有把门关死,叙外长穆阿利姆11月24日曾致函给阿盟秘书长阿拉比,称叙同意阿盟向其派遣观察团的协议草案。虽然叙后来又表示暂缓派出赴开罗签署该协议的代表,但各种分析表明,面对强大的内外压力,巴沙尔当局除了接受阿盟的调解之外并无太多选择。
在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大门未关死、叙反对派未成气候的局面下,美国海军“布什”号航母战斗群20日进入地中海以及三艘俄罗斯军舰进入叙利亚塔尔图斯潜水域的消息见诸报端,摆姿态施压力的端倪远远大于真正开战的迹象。由此看来,各方势力针对叙利亚的博弈,“文斗”还将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