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成了号令各路大军的一面旗子
自三下江南开始,各部行军休息第一件事是架设电台,报告所在位置。团报师,师报军(纵队),军(纵队)再报兵团、总部。这回开机就听到军里焦灼万分的呼叫,在依然很热的湘南10月的中午,“丁大胆”也不由得惊出些微冷汗。得知情势突变后的第一个命令,是各团和师直属队立即抢占附近的制高点,并派出侦察、警戒,监视敌人,严防不测。
战前动员,丁盛讲要准备两面作战、三面受敌,随时准备打硬仗、恶仗,因为我们是尖刀师。没想到这一刀捅得这么深远,中路军各部都接到命令,在衡宝公路以北停止待命了,唯独135师依然依照原计划且动作神速地挺进。
孤悬敌后,四面受敌,随时可能发生不测,而机会也正孕育在这种险境之中——这当然是不用林彪提醒的。
“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林彪在东北就常来这一手“越级指挥”,有时甚至直接指挥到团。一封电报,拿到译电员那儿变成密码发出去,那边收到再译成汉字,需要一两个小时。如果先兵团再军再师地一层层接力,到具体实施者那儿,半天就过去了,在这期间战场会发生多少变化?而各师团都希望能越级指挥到自己头上——那就说明你已经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甚至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位置上,那是比战前争个主攻师团更难得、更荣耀的呀。
四野南下过江后,林彪一心要与白崇禧决一雌雄,这个“小诸葛”连让三省,就是一个跑。宜沙战役,湘赣战役,两路大军一路拿下39个市县,就是跟着“小诸葛”的屁股捡些空城。“小诸葛”知道自己本钱不多,不跟你正面接触、硬打,一路退得有条不紊,透着杀机。看到哪支部队突出了,就寻机吃掉你。在青树坪,49军还真就让他咬了一口。毛泽东说“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小诸葛”绝非浪得虚名。
而这一刻,135师突然从深远的敌后冒出来,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出现了,无论白崇禧想不想打都不得不打了。
当林彪把135师这枚棋子直接抓到手里时,在衡宝大战的一盘棋中,135师就成了号令各路大军的一面旗子了。只是林彪再手疾眼快、足智多谋,还得看当年的旗官能否擎住这面旗子。
6日晨,天蒙蒙亮,部队吃罢早饭,集合队伍正待出发,突然从孙家湾405团住地传来激烈的枪炮声。
这时,敌人已经发现插到身后的这支部队,而这时机会对于对弈的双方都是平等的。135师在给白崇禧造成极大的威胁的同时,也给他提供了吃掉这支部队的机会,而且此前他也一直在寻求这样的机会。
上来的是7军的1个营。丁盛命令405团不得恋战,一个反击压下去,将敌人撵出几里地,继续赶路,奔洪桥。丁盛让参谋长刘江亭带403团,在左侧山里行进,他和韦祖珍率主力沿另一山路前进。南方山路容不下两人并行,一个师一路纵队拖出10多里,从灵官殿到洪桥近百里,一旦被腰击,将首尾难顾。两路行进,可加快速度,又能互相依托、掩护,一路受阻,另一路仍能前进。更重要的是还能起疑兵作用。当时四野各军师都有代号,135师叫“模”字部队,敌人认为是林彪的模范部队过来了。一打起来,这边响枪,那边开炮,不知道共产党过来多少部队,就有些蒙。
先是左路打响,接着右路前方也出现敌人。7军171师、172师,48军138师、176师,全是桂系主力,正向135师扑来,恨不能将这个心腹之患一口吞掉。
这时,林彪来电,说你们处境困难,洪桥去不了了,可自己选择道路向西走,占领有利地势阻击敌人,我们已令西面部队向你靠拢。
丁盛下令,向西奔黄土铺。
8日下午赶到严家庙时,前面一道山梁上,约一个营的敌人挥锹抡镐正在构筑工事。新翻的湿漉漉的红土,在满眼绿色中格外醒目。前卫团请示打不打,丁盛上去看了看,吐出两个字:不打。
前卫变后队,绕过山梁上的敌人,由严家庙向西南翻一座大山,经由界岭至鹿门前的峡谷进至鹿门前,发现村前东北侧高地上,又有约1个营敌人在抢筑工事。丁盛决定天黑后发起攻击,由405团消灭这股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