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生,沪港艺术圈内的名人,在太平山下开过照相馆,后来收山归沪。近年,他在时尚圈活跃,“旗袍丽人行”便是招牌,琴棋书画外加模特秀,古为今用。他带来几件古董旗袍,据说来头显赫,但只挂在墙上,供人画饼充饥。照他的讲法,外国人本来就高,模特再大一码,硬套老旗袍要穿帮的。
他中气十足,自顾自一路示范,洋学生一知半解。我注意到,这些洋模特,上台前曾摆弄过这些道具,撑开油纸伞,摇起绫绢扇,无拘无束,分外妖娆。其实,少点吹毛求疵,多点随性,有时反倒活泼。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纵观旗袍历史,先是满清旗人的衣裳,到了民国经过改良,脱胎换骨后才春光乍泄。除旧出新,不拘一格,旗袍因此可爱。
摆布,是照相馆的本事,做过摄影师的马先生,知道其中分寸。到最后,他要洋妞放轻松,领会精神,自由发挥。“老克勒”明白:旗袍不能硬套,文化又岂能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