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综合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接流浪儿“回家”,更要帮其“安家”
张遇哲
  张遇哲

  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部署从现在起至2012年年底,在全国联合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提出到2012年年底,我国城市街面力争实现无流浪未成年人。

  年初,发端于微博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风起云涌,吸引传统媒体和公安部门的跟进与关注,一大批被拐儿童重获新生;岁末,八部委又联合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运动,严厉打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明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是时间表,更是军令状,彰显了政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的信心和决心,值得期待。

  不过,解决流浪儿问题,治标更要治本。既要安排他们返乡上学,更要关心他们有没有真正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要建立长效救助机制,避免二次流浪。研究表明,许多流浪儿童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除了被拐卖、胁迫外,造成流浪的原因还包括经济贫困、生存条件恶劣、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三种家庭的孩子最易流落街头:一是家庭关爱功能不健全或基本丧失的家庭,包括父母离异、父母双亡、父母单方或双方犯罪、家有病残者等;二是童工家庭,儿童过早地从事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经济活动;三是存在暴力的家庭,使孩子离家出走逃离恐惧。

  回家本应是流浪儿童最好的归宿,但若家庭养育模式失灵,缺乏亲情和温暖,就很难为流浪儿遮风挡雨。民政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中,有40%左右有两次以上的流浪经历。

  接送流浪儿“回家”,更要帮其“安家”。首先要给他们找到“小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就业创业帮扶措施,让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地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扮演好为人父母的角色。其次要建好社会“大家”。对于关爱功能缺失的家庭,政府和全社会要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当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要变“自愿救助”为“主动救助”,通过宣传救助服务政策,社工、志愿者一对一劝导救助等途径,让流浪儿童从内心里配合救助;还要变“简单护送”为“回归安置”,根据流浪未成年人的个体特点和家庭监护情况,采取护送返家、委托监护、家庭寄养、社会代养的方式;同时要变“输血性救助”为“造血性帮助”,从简单的生活照顾过渡到恤幼育人,提供必要的文化学习和技能教育,帮助其自强自立,早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法治视窗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公众服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题/汽车资讯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6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19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0版:求职/招生招聘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3版:招生/培训
   第B24版:招聘
制度管住“魔心”也要激活“菩萨心”
接流浪儿“回家”,更要帮其“安家”
高晓松如何找回自己的?
上海市街镇工作协会年会昨召开
警方微博今发布“谣言排行榜”
浦东机场保税区(二期)今通过封关验收
上海中心地下室主体结构今提前完成
世博纪念展系列印章明年元月起亮相
新民晚报评论·综合A05接流浪儿“回家”,更要帮其“安家” 2011-12-28 2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