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201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0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这一年,中俄关系不仅在双边高层互访、两国经贸往来、区域和全球层面重大问题的紧密合作、人文交往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展,尤为重要的是,这一年也是两国精英总结以往发展和问题,深入思考和探寻未来发展路径的关键一年。
中俄两国领导人一如既往保持着密切的直接互访与交流,使得两大国在当前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之下构建起一条畅通无阻的管道,不仅能够通过直接沟通形成重要的战略共识,而且直接推动了两国关键性的合作事项。
按照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的评论,中俄贸易往来已经从2010年的560亿美元上升到今年的780亿美元,中国稳坐俄罗斯对外贸易第一伙伴国交椅。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正从能源、原料的较低层次合作,逐步转向加工与技术合作方向。
今年在两国领导人直接推动下,中俄航空、航天合作已经起步,特别是大客机合作项目尝试启动引起各方关注,去年开通的石油管道也运行顺利。中俄经贸合作体现出两个相邻大国全面战略合作的长远互补优势。
中俄两国相互举办“中国年”和“俄罗斯年”后,双边留学人数增加,目前中国在俄留学人员达2万余人,而俄罗斯来华留学人员已有1.2万人。目前,俄罗斯已经是继日本和韩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旅客来源国。
中俄在一系列地区与全球事务中继续保持密切互动,探寻稳定地区局势的新途径。
从今后看,首先两国都处于一个综合实力的新发展时期,明年两国新领导人将引领两国就未来事务作出进一步战略规划。俄罗斯已经是世贸组织新成员,可以预计两国不光在金砖国家、G20等全球论坛上,而且在世贸组织事务中也将形成新的合作格局。俄罗斯正在认真研究和筹划远东和西伯利亚事务,这将成为俄罗斯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展开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契机。
当前中俄还有一些有关双边经贸安排的重要谈判正在深入进行;如何加强在东亚和中亚等地区层面的合作,还需要高瞻远瞩作出新的战略构划;中俄之间政治互信的进一步加强,也还是从精英到老百姓各个层面要继续努力的课题。